因为明朝的江西文风昌盛,秀才多如牛毛,李春浩这个秀才,自然也谈不上富贵,勉强也就是饿不死的那种,考不中举人,中不了进士,比下有余,比上那就完全不足了。
不过李扒皮李春浩一个亲戚。
嗯,他是吉水县人氏嘛。
同样也姓李,自然能够跟如今大明朝的一名朝廷大员牵扯上关系。
这个朝廷大员叫李邦华。
如今可还在朱慈烜的内阁里头当阁员呢,虽然眼瞅着要告老还乡了。
李邦华就是江西吉水人,跟李春浩是同宗远亲,搁寻常百姓家里,几乎算不上亲戚,后来李邦华早年间被崇祯这个昏君给贬谪,回了老家,祭祀的时候发觉自己家里还有这么一个穷秀才,身穿着打了补丁的儒衫,而且死了媳妇,还拉扯着个才几岁的小闺女,便热心的为他寻了个差事——去当教书先生。
李邦华给他寻的差事,自然也不会是什么破差事。
李邦华给李春浩寻的差事是曾经天下闻名的鹅湖书院里头当教书先生。
鹅湖书院到了明朝,已经成了费氏宗族的家族书院。
而费氏一族,在江西那可是出了名的大族,自然而然,书院也舍得花钱钱投入,这么一座书院,里面的学生也不多——只有一些费氏的子弟,还有一些鹅湖地方上比较聪颖的佃农子弟们。
学生不多,而且老师也不只他一个,可以说,李春浩在鹅湖书院当老师,当的是颇有滋味,因为鹅湖书院给的工资高,足够李春浩过上中产日子了。
所以多年下来,李春浩竟然攒下了一百多两银子,而铅山费氏完蛋那年,李春浩趁机发了一笔小财——偷拿了些值钱的物件。
不对,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够叫偷呢?
应该叫拿!
而且,铅山费氏完蛋了,李春浩也被动失业,怎么着也得拿点“遣散费”吧?
对于铅山鹅湖镇的李扒皮来说,前两年代理江西巡抚王之良这么一个能干又能杀的酷吏,在铅山县杀了六百多个铅山费氏的主宗男丁,对于他言,简直就是一个改变人生命运滴好事啊。
铅山费氏完蛋之后,其所有的宅第,还有田产,是要发卖掉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春浩通过贿赂王之良手下负责抄家的官员,以低价买下了信江江边的一套别院,还有好几百亩的良田,俨然从一个穷酸书生,摇身一变成了富贵员外。
不过,他成了富贵员外,但鹅湖镇的百姓们,对他的称呼,也从李秀才,在短短的两年间,迅速的转变成了李员外,随后,又更近一步,成为了一个李扒皮!
原因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