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却摇了摇头:“甲当然最好,但赵桓绝对没这个眼光。乙也还行,但赵桓绝对也坚持不了几天。朕也很希望赵桓能够好好地治理国家,但……这显然也只是个希望而已。”
丙。
【金兵一退,赵桓以为危机已过,把种师道罢为宫观使,让他赋闲,声称其老迈“难以再用”。随后御史中丞许翰上奏,赵桓才让他出任何东河北宣抚使。
而对于种师道建议集中关陕、两河之兵,扼守黄河以北的军事要地,阻遏金军的再次南侵,朝廷置之不理。】
【六月,钦宗命李纲代替种师道,去解太原之围,将他排挤出朝。
但前线武将直接听命于赵桓,李纲根本指挥不动,被迫提出辞职,赵桓就以“专主战议,丧师费财”的罪名,将他一再贬官,安置夔州(重庆奉节)。】
赵光美哑口无言,所有的希望在此刻都被打碎,宋朝、或者说北宋的结局已经显而易见。
问题就在于,这个耻,究竟是何等地步?
靖康之前,所有看出这一点的人都在不断祈祷,亡国就亡国罢,普普通通地亡了就好,真的不要搞出太惊天动地的事情……汉人王朝,还没有经历过什么完犊子的耻辱,不要开什么先河啊……
与之相反的是明朝。
各个时空的明朝君臣们都不约而同地开始努力舒缓心情,放松身体,强迫自己的情绪平稳下来。
南宋有人低低嘲讽:“大抵上下之心,稍急则恐惧而无谋,稍缓则迟迟而又变其谋,靖康之祸,盖坐此也”。(吕中)
【但是金军就只会南下这么一次吗?当然不会。】
【八月,看透了宋朝腐朽无能的金军再次南下。还是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两人兵分两路,进攻路线对他俩来说已完全熟门熟路。】
【因为赵桓完全没有想着金军再次入侵,所以也没有去加固各个重镇边防、囤积粮草。】
【于是,遭受西路军再次猛攻的太原军民在知府张孝纯、副都总管王禀率领下,坚守数月后失去粮草,又无人援助,只得煮弓弩皮甲充饥,老百姓吃萍实草茭,甚至人相食。
小主,
最后,这座坚守近九月之久的河东重镇终于陷落,王禀投水殉国,张孝纯被俘降金。】
【十月,完颜宗望率领的东路军越过中山府,攻陷了真定府(河北正定)。
这时,李纲被贬,种师道刚病死,钦宗派康王赵构和王云为割地请和使,前往金军大营乞和。】
“太原啊,太原。”看着太原城坚守九月,城中军民面黄肌瘦、吃掉一切能吃的东西,挣扎求生,李世民的眼泪就落了下来。
虽然已经不是如今的太原城,也不再是如今的太原军民,但那毕竟是太原啊。
落泪的不只有他,武德九年的李渊父子君臣俱都眼眶泛红,心神震动。
宋朝。
赵匡胤等人也对太原的奋力抵抗感动不止,但他们还是注意到了另一个人。
“李纲被贬了,种师道病死了……”这堂堂朝堂之上一个有用的主战派都没有了吗?赵德芳有点想哭,“等等,这个康王赵构是不是之前出现过?”
被他拉回了注意力的几人回想一下,确实,之前当人质的不就有他嘛。
赵德芳宛若抓住了救命稻草:“难道这赵构是我大宋近枝宗室中心怀智勇,能够担当大任之辈?”
【闰十一月初,两路金军会师东京,开始大规模攻城。
赵桓这才再次想起李纲,驿召他进京领开封府,与此同时,钦宗派人持蜡书前往相州(河南安阳),任命赵构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让他与河北守将火速带兵入援京城。】
【为了防守京城,赵桓:甲.发放能用的布帛铠甲兵器,找一个可靠的有能力和经验的人一力主持防务 乙.发放布帛甲兵,找一个或几个好像可以的人负责防务 丙.不发放布帛甲兵,随便找一个或者几个人负责 丁.不发放布帛甲兵,找来一个术士用法术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