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原带人接着开始向上修建窑炉的外壁,为了让内部空间更大,能一次性烧制更多的砖块,钟原先竖直修建了两米高的圆筒。
在这个圆筒上留有一道小门,这里就是日后的窑门,它在烧砖室的旁边,通过它可以运输原料和成品,在烧制时它会被封闭保证温度。
窑顶的修建最为困难,因为要封口,所以砖要一层层越码越小,全靠着半圆的结构支撑。
钟原等人实验了好几次才成码完,不是垮掉塌陷就是不够整齐。
在这片穹顶上开了几个孔,这些就是烟道和烟囱的连接口。
烟道就修建在穹顶之上,烟雾顺着这些烟道从顶部的几个高高的烟囱排出。
燃烧室、火道、烟道、烟囱、窑壁,这些就是一个砖窑的基本构成了。
钟原将砖窑修建得十分厚实,花费了大量的砖块,这保证了砖窑的稳定性。
为了保温的效果更好,钟原还在窑坑的外壁涂抹了泥土和草木灰的混合物,将整个窑壁的厚度堆叠到了半米不止。
砖窑完成后,钟原接着在旁边修建了一座炭窑。
与之相比炭窑对比就显得比较娇小,仅仅不到三米的高度,直接腰斩。
制作的方法也有一些不同,相比于砖窑,炭窑的制作更为简便。
砖块层层码叠,形成一个半球状。
留有一个一米多足够人通过的窑门和窑门两侧的小开口。
开口均位于底部,一个用来点火,一个用来通风。
通过点火口可以在窑外烧火,点火口的对面也就是炭窑的里面,用砖头垒了一个通道,将火苗引到上方,在窑的上面将内部的木头点燃。
通风口可以促进空气的流通,让木炭更容易点燃,燃烧也更彻底。
通过这个通风口也可以查看窑内的情况。
最后在外层铺上一层黄土,作为保温的措施,炭窑也建造完成。
四五天的时间,一大一小两座窑炉,此刻正在平原上矗立着。
这两座占地面积总共达到了三十平的建筑,尤其是高达五米的砖窑都让族人都感到十分震撼,。
这两个窑是在他们手中修建完成,从最开始一无所有的小平地到现在这两座人造建筑,这种诞于己手的自豪感无以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