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使手中拥有重兵的各地节度使对陛下忠心耿耿,甘心为陛下效力。
别让他们长期忍受对上讨好、对下骄横的奸恶之人欺压逼迫。
您应该颁布诏旨,诏令把刘承偕的头砍下来,挂在昭义军营门口示众。”
穆宗李恒说:
“我也喜爱刘承偕,太后曾把他当自己的干儿子。
砍他头不太行,你再想想别的处置方法。”
裴度说:
“退而求其次,把刘承偕发配到荒凉偏远的地方。”
穆宗李恒下诏令把刘承偕流放到远州大山深处。
刘悟见皇帝处事公正,顺从地把刘承偕交给有关部门执行流放,还写了奏表对皇帝表示感谢。
这时,崔植、杜元颖已被免去宰相官职,奸贼曹元稹如愿当上了宰相。
他一上任,就劝穆宗李恒把裴度调得离长安远远的。
李恒让裴度任淮南节度使,诏令一下,舆论哗然。
群臣上奏章,请求留裴度在朝廷。
穆宗李恒于是留任裴度为宰相。
裴度和奸臣曹元稹一起当宰相,冤家路窄,水火不容。
曹元稹想陷害裴度,急切之间找不到把柄。
宦官们大多和裴度关系不和,纷纷劝说李恒召用李逢吉。
李逢吉曾出任山南东道节度使,他阴险、奸诈、狡猾。
他秘密结交和皇帝李恒关系密切的近臣。
这时他已调回京城,担任兵部尚书。宦官们提议让他当宰相,是想排挤裴度。
李逢吉比曹元稹心肠狠毒,他一担任宰相,就想把裴度、曹元稹一起赶下台去,朝政大权完全他自己说了算。
有个特别善于制造谣言的人叫李赏,被李逢吉所赏识。
李逢吉吩咐李赏去左神策军营,说曹元稹和裴度有矛盾,正秘密联络私党,招募刺客暗杀裴度。
神策中尉入宫把这事告诉了李恒。
李恒即命左仆射韩皋、给事中郑覃,宰相李逢吉一起查案。
这事是李逢吉安排李赏编造的,当然查无实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韩郑李三人专案组向李恒汇报说:
“查无实据,事出有因。裴度、元稹两位宰相,职务一样,但他俩明争暗斗,不同心同德辅佐朝政,所以众人生疑,生出这样的谣言。
事就这么个事,请圣明陛下作决定。”
他们这样的审案汇报妙不可言,既能把两位宰相说成都有毛病,又能把李赏造谣掩盖了过去。
只有李逢吉这样狡猾的家伙,才想出这样的辞令。
果然李恒看完,就掉进了话术圈套,即罢免裴度宰相官职、降他为左仆射,又撤了曹元稹,外调为同州刺史。
朝廷谏官为裴度鸣不平,纷纷上奏疏说:
“裴度尽心为国工作,他有什么错?
曹元稹心术不正,应从重惩罚。”
穆宗李恒万不得已,再贬曹元稹为长春宫使。
李纯不再用裴度,任命李逢吉为宰相。
李愿担任宣武节度使,宠信重用他老婆的弟弟窦瑷。
窦瑷在宣武军中横行霸道,作威作福,将士们都怨恨他。
兵士手中有刀枪剑戟,有就近联络的一大帮战友,心里愤恨就想反抗。
李愿部将李臣则领兵士们发动兵变,杀死了窦瑷,赶走了李愿,另推举李?为节度留后。
宣武监军把这些事写成奏章,如实奏报穆宗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