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收复京城长安

成德节度使王景崇死了,他儿子王熔才十岁。十岁就继任了成德节度使。

李俨给他封官为工部尚书,让他调发本属地粮食和马料,接济讨贼官军部队。

李克用鞑靼军得到王熔那边派人派马车队送来的粮食和马料。

李克用兵士吃得饱,浑身是劲,兴奋得又蹦又跳。

李克用军队战马喂得饱,高兴地张着嘴朝天撒欢鸣叫。

李克用领兵围攻华州。

黄巢派尚让前往增援华州贼军。

李克用和尚让各率属下兵马在零口发生激战,贼军大败,尚让只得领败兵逃走。

李克用于是领兵再进兵渭桥。

忠武官军将领庞从,河中官军将领白志迁,也紧随李克用,领兵继进。

黄巢亲自率领几乎全部贼兵,到达渭桥拦截官军。

李克用跃骏马挺长槊,率领鞑靼骑兵打头阵。

鞑靼沙陀骑兵无坚不摧,任黄巢贼兵都是身经百战的悍贼,贼兵们见了李克用的鞑靼沙陀骑兵,都吓得四处乱躲。

庞从、白志迁两位官军将领,也不甘心落在后面,各领属下官军,奋勇击杀反贼。

黄巢贼兵败退了三次,又重新组织了三次进攻。

官军三次战斗,获得了三次胜利。

这时,义成军、义武军等各路官军,陆续杀到,黄巢反贼才知道败局已定,开始兵败如山倒,全体大逃跑。

李克用率兵进逼长安城下,猛攻了一天白天、一个黑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二天天亮,李克用官军,从长安光泰门进城。

黄巢贼兵和官军在长安市区展开巷战,贼兵巷战又没打赢。

黄巢下令放火焚烧宫殿,长安城上空,火光冲天,浓烟遮天蔽日,一时间仿佛世界末日降临了京城。

黄巢领贼军败兵,趁乱集结,列队出长安城逃走。

大批官军进城,展开对逃藏贼寇大搜捕,捕获了黄巢伪宰相崔谬。

没有来得及逃走的贼军,一半被官军杀死,一半向官军投降。

黄巢贼兵逃出长安后,担心官军跟踪追击无法逃脱。

黄巢吩咐小部分兵士,坐在运输辎重物资的马车上。

让他们一路走,一路扔东西,丢弃铜钱、珍宝,引诱官兵停下来捡拾。

官军将士一路追来,发现一路上散落的铜钱和珍宝,稀稀拉拉,接连不断,大家都停下来争抢捡拾,不愿意继续追击贼兵。

这时黄巢贼兵已经逃远,一时也追不上了。

各路官军总都监杨复光,派使者向李俨报告:

“黄巢贼兵已战败逃走,官军收复长安。”

群臣纷纷向李俨道贺。

李俨诏令:各路官军胜利班师,各回原驻地。

留忠武官军两万人,驻守长安。

吩咐把捕获的黄巢伪宰相崔璆,就地行刑处斩。

加授李克用、朱玫、夏侯逵为宰相。

各路官军将帅中,唯有李克用才三十八岁,属于少壮派战斗英雄。

打败黄巢,收复长安,李克用功居第一。

唐朝那片广阔大地上,李克用属下鞑靼沙陀骑兵,确实是地表战斗力最强的无敌之师。

李克用有一只眼几乎失明,靠一只眼睛看事儿,人们都叫他独眼龙。

各路官军进城又各回驻地前,竞相大肆抢掠京城百姓。

官军所作所为,和反贼盗匪没有两样,长安还活着的百姓人数大为减少。

长安城从汉朝建都,又经唐朝二百多年发展经营,形成庞大宫殿群和繁华街市,是当时闻名世界的大都市。

它是华夏劳动人民智慧血汗的结晶。

经过这么一场浩劫,除了四面外围城墙基本完好,城内几乎变成一片残墙断壁的瓦砾场。

满目疮痍,一片残破,场景让看了触目惊心,谁看了谁心里堵得慌。

各路官军抢了财物在手,都不愿意在城内久留。

他们有的各回属地,有的离开长安城,继续追击黄巢贼寇。

黄巢从蓝田,进入商山,派贼将孟楷领贼兵攻打蔡州。

蔡州节度使领官军出战失利,竟背叛唐朝投降了反贼黄巢。

陈州刺史赵犨,听说蔡州投降了反贼,料想陈州也必定遭到贼兵进攻。

赵犨急忙带领陈州官兵和百姓一起动手,修缮加固城墙,深挖护城壕沟,招募新兵、扩充军队,积攒战备粮米,做好持久抗贼准备。

赵犨命令弟弟赵昶翊、 儿子赵麓林各领一支官军部队,出城埋伏项城外交通要道上,专等贼兵到来。

果然贼将孟楷,领贼兵前来攻打陈州。

走到项成一带,贼兵自恃刚获得蔡州那场胜利,毫不防备。

赵昶翊、赵麓林领官军一起杀出,一开战就杀死了贼将孟楷。

众贼兵群龙无首,慌作一团,官军分割包围他们,把贼兵全部杀光光,打赢了一场漂亮的歼灭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