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禾水带着第一批人仓促出发,走了一半的路程,被告知夏军已经抵达山谷。
由于山头城寨被夏军占领,抵达山谷的夏军没有遇到任何攻击。
禾水立刻下令停止前进,并赶紧退回去。
下午的时候,一个山林猎人到越人的部族聚集地,传达了常瑜的话。
大致内容就是交出此次行凶者,归降朝廷,可以既往不咎,继续做买卖。
越人内部立刻分化成两派,以禾水为代表的老派认为要妥协,为了族人的长期发展。
因为最重要的战略冲要已经掌握在了夏军手里。
这个冲要就相当于大唐与吐蕃对峙的那个石堡城。
一旦石堡城被攻下,吐蕃在九曲黄河之地的根基就将彻底暴露在唐军的刀
锋之间。
这也是哥舒翰为什么宁愿死数万唐军也要拿下石堡城的原因。
同样,夏军在这里拿到了那个城寨,越人在大田县最肥沃的那片可以种庄稼的平地,就彻底暴露在了夏军的兵锋之下。
论山地丛林战,越人非常熟悉,可他们不可能一直生活在山地丛林之间。
他们既要狩猎,还要种地。
既然是种地,就面临着要在平地的城寨附近正面与夏军对峙。
禾水认为必败无疑。
而以楫风为代表的青壮派认为绝对不能妥协。
楫风认为夏人的目的是霸占他们的铁矿,使越人全部沦为奴隶,绝不能妥协。
楫风多次强调,在各郡之间广袤的山林中,还有与他们一样的百越各族,只要他们退守山林,去联络各部,完全能利用地理优势击退夏军。
为了让所有人一起反抗,楫风开始在部族里散播恐怖的言论:夏军要将他们灭族!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虽然有时候压迫只是人为制造出来的虚假消息,但这种消息中透露出来的危机越深,人们的反抗情绪就越强烈。
仇恨的情绪快速在越人之间传染。
仇恨的情绪总是比快乐的情绪更有感染力。
“我们先派人去跟夏军统帅说我们愿意投降,先稳住夏军,我们这几日快速准备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