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的那些百姓,以及出身不高的寒门弟子,根本都无法步入仕途,无法更好的为朝廷和国家效力!
有些运气好,侥幸步入仕途的寒门子弟,也基本都只能是那种八九品的小官!
大唐的权力中枢,基本全是那些世家大族的人在把持着!
小主,
“国师!对于世家大族把控朝堂,寒门子弟入仕无门这点,你可有何破局之法?”
李世民此时面色平静,语气之中满是严肃之意!
“陛下!不是在打算重开科举吗?”青墨的语气很轻,听不出丝毫的感情!
“朕,正有此意!”李世民当即点头确定,“国师!这科举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对吧?”
“对!非常大!”
面对李世民的询问,青墨轻轻点了点头!
“在原本的历史上,陛下也确实开过科举,想要替国家选拔出更多的人才!”
“但是效果嘛,可谓是非常的不理想!”
听到这番话的李世民,无奈闭上了双眼,而后深吸了一口气!
他知道,历史上,肯定又是五姓七望那群人在搞事情了!
“在历史上,历朝历代都举行过不少的科举,而为了替国家选拔出真正的人才,在科举这件事情上,也同样经过了多次的改良!”
“朕!愿闻其详!”李世民眼神真挚的看着青墨,“承乾,青雀,恪儿!马上去做好记录,将国师接下来的话,一字不落的全部给朕记下来!”
“喏!阿耶!”
听到李世民的命令,知道接下来青墨所说的,都是对大唐未来非常重要的东西之后,李承乾三兄弟立刻就动了起来!
“在华夏的历史上,历朝历代,都对科举做出了如下的改革!”
“比如说,原本历史上大唐之后的宋朝时期,为了防止考官徇私舞弊,采用了糊名和誊录制度!”
“糊名就是将考生的姓名、籍贯等信息密封起来,让考官无法知晓考生身份;誊录则是将考生的答卷重新抄写一遍,避免考官通过辨认笔迹来偏袒某些考生!”
“利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科举的公平性!”
听着青墨的徐徐道来,李世民微微颔首,眼神中满是思索之色!
“还有,后世的的科举分为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等多个阶段,层层选拔,选拔出真正有学识和才能的人!”
“并且考试内容多以儒家经典为主,同时也注重考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在这些基础上,我提议陛下可以在举行科举时,增加一些算学,农学,工学等等之类的其他科目!”
“毕竟如今大唐发展,这些方面的人才也同样极为重要!”
听到青墨给自己讲述,后世科举的改革制度,李世民的眼睛一直明亮,整个人再次变得极其激动起来!
“如此一来,能选拔出更多不同类型的人才,对我大唐发展大有裨益!”
“陛下,说的对!”青墨看着李世民又激动起来的模样,青墨微微一笑!
“朝廷还可设立不同的科目类别,比如明算、明农、明工等,让考生根据自身所长选择报考!”
听着青墨的讲述,一旁的李承乾等人奋笔疾书,将这些要点一一完全记录!
“而且,对于科举录取的人才,可根据其所学专业,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任职。”
“这样能让他们学有所用,更好地为朝廷效力!”
“而且,为了让五姓七望他们,在科举一事上消停下来!”
“我提议,在他们知道了陛下你,未来打算分封藩王到海外建国这事之后,再按照我刚才说的后世那些科举改革之法来弄!”
“毕竟在看到大唐之外,还有更大的好处之后。五姓七望那些人,才会为了谋求未来更大的好处,从而主动放弃一些眼前的利益!”
“这是我给五姓七望准备的阳谋,未来想要机会获得更大的好处,这个坑就算他们心不甘情不愿,也必须要往里跳!”
舒坦了!
真是舒坦了!
李世民立刻抚须大笑,胸中涌现无尽畅快之意!
李世民以前可从没这样想过,他也从不觉得五姓七望那些蛀虫们,会主动放弃眼前的这些利益!
可是有了青墨的这一系列操作之后,李世民此刻,居然觉得那些五姓七望都有些可怜了!
毕竟青墨这位仙人国师,其所用的计谋都是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迫使五姓七望知道是阳谋,最后还不得不跳!
“国师计策甚是精妙,真是让朕大开眼界啊!”
“好!好啊!此等科举方法,不愧是经过后世多次改革所得!”
“如此一来,既能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把控,又能为寒门子弟提供上升通道,还能为我大唐培养各类人才!”
“大唐未来可期啊!”
李世民今天真可谓是爽到起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