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那位手持朱笔的评卷先生现身时,万界众生才发现,他们所有的挣扎与突破,都成了铺展在虚空中的卷宗。剑修的剑气是墨痕,音修的琴韵是笔迹,连道侣间的深情,都成了待批阅的策论。
"该评定等次了。"评卷先生的朱笔点向刘镇东的命格卷宗,笔尖凝聚着"天地玄黄"四等评判标准。
评分之困
评卷先生的评判方式冷酷如天道:
他将凌云子以伤换命的决绝剑招,批注为"黄等下乘,不懂惜身";把妙音仙子即兴创出的绝唱,评定为"玄级中品,有失格律";最残忍的是,他给梅修与竹音师跨越生死的情缘,打上"地级上品,可惜不合礼法"的评语。
"逆袭?"朱笔在刘镇东的卷宗上划出红圈,"不过是运气使然,评为玄级。"
玉瑶仙子抚琴抗争,琴音在卷宗上化作墨迹,却被批为"音律逾矩"。阿土的扫帚轨迹被视作"无意义涂鸦",守拙老人的道法自然成了"消极无为"。
破题之笔
转机出现在最不起眼的批注边缘。
当评卷先生专注评定"剑道卷宗"时,阿土的扫帚苗蘸着泥水,在卷宗角落画了只歪扭的青蛙。这不符合任何评分标准的涂鸦,竟让朱笔突然顿住。
"规矩...之外还有天地。"少年嘟囔着,又在旁边画了朵云。
受此启发,刘镇东将太极剑意凝成"题外笔"。他不对抗评分标准,而是在卷宗空白处添加"超纲内容":
在剑招旁批注"心剑合一"的感悟,在琴谱边写下"无声之处有惊雷"的体悟,最妙的是在情缘评语旁,添上"礼法岂为困真心"的质问。这些"超纲答案",让评分体系出现裂痕。
标准暴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