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极有可能是秦军奸细,故意编造新郑城危在旦夕的谎言,引我们踏入他们预先设好的陷阱,一旦我们贸然出兵,恐怕会陷入秦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楚国主将双手背在身后,在帐内来回踱步,片刻后停下脚步,微微点头道:“魏将军所言不无道理,秦军向来狡诈阴险,我们确实不得不防。但倘若这士卒所言属实,而我们因为猜忌而错失救援新郑的良机,致使新郑城沦陷,我们联军必然会成为天下人的笑柄,韩国也必定会对我们心生怨恨,这对我们日后的局势极为不利。”
赵国主将眉头紧锁,沉思良久后,缓缓说道:“我有一个主意,我们可先派一小队精锐骑兵和斥候,沿着这士卒来的路线秘密进行一番探查,仔细搜寻是否有秦军埋伏的蛛丝马迹。”
“同时,加强我们营地的防守,增设岗哨,多备滚木礌石,弓箭手时刻待命,严阵以待,以防秦军趁虚而入。今日让我大军修整一日,明早等斥候探明情况,我等在整军出发,以防受到秦军埋伏。”
其他两位主将对视一眼,思索片刻后,均觉得此计较为稳妥,于是便开始有条不紊地着手安排。
一方面,精心挑选出数十名骑术精湛、作战经验丰富的精锐骑兵,由一位经验丰富的校尉率领,命他们悄悄出发,沿着“韩军士卒”的来路仔细搜寻,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处;
另一方面,增派士兵加固营地的防御工事,深挖壕沟,在营地周围设置更多的拒马,弓箭手们分布在营地四周的高处,箭头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静。
整个联军营地笼罩在一片紧张而压抑的氛围之中,士兵们虽不清楚主将们具体的决策,但从这凝重的气氛以及频繁的军事调动中,也能敏锐地感受到局势的危急。
他们默默地握紧手中的武器,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安,静静地等待着下一步的命令。
此时在第三处山谷设伏的赵将军,正满心焦虑地在谷中来回踱步,脚下的枯草被踩得沙沙作响。他抬头望向谷口,眼神中满是急切与无奈,仿若一只被困在笼中的猛兽,渴望着猎物的出现。
喃喃自语道:“这三国联军前日便已抵达李信设伏之地,照理说,最迟昨日也该到我这处山谷了,怎会拖延至今?哪怕他们是蜗牛爬行的速度,也该爬到此处了啊!这其中必定有什么变故,难道是他们识破了我们的计划?还是另有其他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