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足足考虑了一周时间,他最终还是不同意人人皆可科举的新政。

不过,他也没有完全否定,而是选择一部分没有大士族的下州作为试点。

李治需要顾及大士族的想法,毕竟大唐统治的基柱就是士族。

人分三六九等,社会总是需要精英阶层的,而李唐家与各地士族是一个互惠互利的关系。

最关键的是,如果士族一旦反动,对于皇朝十分不利。

世家门阀执掌大部分政治大权,掌管文化、经济等重要方面。

归根结底,唐朝就是贵族统治。

老百姓反动不成气候,可是世家门阀一旦叛逆,那后果不可估量。

李治虽然很想压制日渐强大的士族,从他们的手里拿回兼并的土地、官权和知识资源,但是他不敢手段太狠,这样会动摇国运的。

可是士族势力越大,对李唐家的统治也不利,所以他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他精心选出十个偏僻的下州作为试点,这样的话,那群士族应该不会有意见吧?毕竟试点离他们很远很远,大多数是岭南道的蛮夷之地。

李治没有完全执行新政,让广大士族心里松了口气,说实话,他们也不想与朝廷为敌。

倘若绝大多数士族反动,他们会加入,但是他们绝对不会做出头鸟!

“李唐家这么做,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有人觉得,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黑云压城。

李治不是不想做,而是顾及什么,才会妥协,这个皇帝一直很有想法。

其实,要想真正实现科举的完全公平,几乎不可能做得到。

首先,试卷不遮名字,从百姓眼中看来这是陋习,不过在士族眼中,却是直接掌控了晋升渠道的大门。

放不放你们进来,全由他们说了算。

很早之前,宋真便提议过,各州科举试卷统一由国子监批卷,并且遮名。

但是李治觉得,还不到时候。

这些年,宋真安排了大量士族入朝为官,这些事情,李治不是不知道。

他故意没有阻拦,睁只眼闭只眼,就是为了这一天。

先让你们士族吃个饱,再打掉你们的饭碗,就这么简单。

所以,当士族大臣们看清楚诏书的时候,他们一个个都目瞪口呆。

我焯!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又是宋真搞的鬼?

于是,他们气愤的找宋真要个说法。

宋真则是推卸得一干二净,双手一摊,表示自己毫不知情。

提议公平改卷,是他与李治私底下说的,当时就他们两个大男人,武媚娘都不在身边。

只要我否决,只要李治不解释,你能把这口黑锅扣在我头上吗?

宋真提议的钱庄官营借贷服务,通过了。

李治当堂宣布,在户部新成立一个“国息”部门,专门负责运营此项目。

“国息”部门的领导,就是宋真,由他定下一切规则,各部门务必听从他的安排。

宋真选择,在上州先设立钱庄,然后按照前世银行的基本流程写下了规则。

一个人想要过来调查,首先要派人去实地调查借贷人的信息以及人际关系。

有资产的就借多点,家徒四壁的最多只有几百文。

如果人品不过关,一分钱都别想拿到。

借钱的时候,填写信息务必详尽。

至于催收问题,那就不是他的事情了,各地府衙自然会配合。

......

时间很快就到666年,原本要发生的历史大事件:高宗封禅、泛加阶爵、赠孔子谓太师、上老子尊号、铸“乾封泉宝”钱、李义府死、高句丽内乱,趁机出兵、武后杀兄等。

全都因为宋真参与其中,导致提前发生。

但是,窦德玄和刘祥道的去世,依旧跟历史轨迹一模一样,没有一丝丝改变。

谁也没想到,被我们寄予厚望的左相右相,居然同年仙逝?

他们做宰相的时间也不长,才两年。

窦德玄终年六十九岁,死后被追赠光禄大夫、行左相、相幽易檀平妫燕六州诸军事、幽州都督(刺史)。

刘祥道终年七十一岁,死后被追赠金紫光禄大夫。

既然两位宰相离世,宋真便顺理成章的被提拔为东台左相,西台侍郎杨武继承西台右相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