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几个月才报一次,说造出来这个那个的,我看你车间里的样子,完全不只那一点成就。”张国庆质疑道,“现在机械加工方面,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这么说吧,大部分的零件,只要有个样子,我们都能加工了,这个机械研究所,也需要扩建了,现在就着急分出来几个车间,专门生产几种用量大的工具,比如圆锯。”张帅回答,“只是原料一直不足,钢铁储备太少,我怕一扩建厂房,就没了原料,正在琢磨呢。”
张国庆没有在意后面的问题,倒是对前面一句很感兴趣,问道:“要是造一支枪,零件上有问题吗?”
“我和陈宇峰专门聊过,枪的问题在于枪管,咱们现在的能力,只能把枪管控制在15厘米以内才有把握,要是再长,就至少还要等半年,更新液压机和挖孔机。”
“没有其他问题?”
“没有其他问题,零件图纸我们都分析了好几轮了。”
“那现在开始,你这里造一支枪,需要多长时间?”
“试制估计要半年,但是现在开始试制,对于研究所来说,并不合适。”
“说说理由。”
“主要是人力上不合适,我这里这一年培养了只有二十多个人,真正能独当一面的,也只有七八人,外围配合的,有机械加工基础的,只有五十来个,我正想办法吸引些人,如果人数多,就好抽调一个专门的小组来试制了。”张帅把理由讲了出来。
“我也正是为此而来。”张国庆听到是这个原因,接着说,“《小小世界》出版以来,各项目小组都争着往上面发文章,吸引人才报名,光学组最厉害,已经扩张到40人,现在吴文玉那里每天都有人找他说情,想进光学组。你这里一篇文章没有,所以很难吸引到人,即使来了,一进车间,也会吓走一半。”
“光学组的车间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的磨机还是吴文玉找我要的。”张帅吐槽道。
“我叫报社的宋连看总编过来,专门给你们做几期报道,那小子鼓动能力强,你也立个目标,争取2个月人数增加一倍,4个月的时候,人数能达到100人。”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明崇岛上的大多数人,都感觉日子相当好,并且会越来越好。张国庆也有这样的感觉,他甚至淡忘了前不久针对他的阴谋,除了一点:他再也没有离开明崇岛。
七月的一天,张国庆正在和王丽聊天,讨论建立一种可以自我发展的科研机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时刻都需要外力推动。
忽然有人拿了个片子来报,说来了个官,要见他。张国庆拿到片子看了看,这个官名叫王千道,是酥州知府,这就让张国庆觉得奇怪了,他觉得自己和这位大人没有任何关系,玻璃生产仍处于保密阶段,王大人也不应该知道,真是很难想出这位大人来找自己的目的。
不管怎样,来了个官,出于对官府的尊重,张国庆亲自出门迎接这位“王大人”。
张国庆的政府事务部长周星保已经陪着这位“王大人”喝茶,不过对方一介绍,张国庆才知道,来的这位并不是王大人,而是王大人手下一个类似于师爷职能的私人助理,叫焦无哲,代表他的主人王千道来一是交个朋友,二是学习明崇岛的经验。
张国庆觉得很有意思,难道这个时候华夏就开始不停地相互学习?但面子话他还是要说一下:“焦兄过奖了,小岛荒僻,怎么会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呢?”
“张兄客气了,这明崇小岛在两年时间里,从一个荒岛发展到数万人的大岛,若我南陈荒芜之地都有如此发展,则黎民幸甚,大陈幸甚!”说着还朝西南拱了拱手以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