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战斗总结(卷5 火器时代2)

“他说让你定。”

“就定第一支吧,我也没有啥意见,就是表面有点难看,能不能渡点啥?”

“好办,到时候一定叫你满意。去找老板吧,他等着呢。”

两人找到张国庆,张国庆先问了枪的定型问题,之后问张帅,“枪的批量生产有哪些困难?”

“两个困难,一是装备不足,二是人手不足。主要是枪管生产难度太大,需要增加液压机,开孔机,还需要增加至少十个小组,才能跟上其他配件的进度。”

“枪支生产,不能在社会上招人,要找信得过的人,所以人员一直都是瓶颈。”张帅说。

小主,

“现在的速度,生产一支手枪需要多长时间?”张国庆问道。

“其他配件都好一点,一支枪管大约要五天。”张帅回答。

“生产枪管的装备,需要多长时间能到位?”

“已经在做了,大概一个月能生产一套。”

“也就是说,第一个月,能生产六支枪管,第二个月能生产十二支,第三个月,能生产十八支?”张国庆问。

“如果有人,这个速度能增加一倍。”张帅说。

“用士兵行不行?”陈宇峰突然插嘴问道。

“当然可以,你调过来一个连,三个月就能给你配一个短枪连。”张帅说。

“那就调过来两个连,一个连训练短枪,一个连生产。”陈宇峰立即做出决定。

“还没完呢。”张帅又说,“子弹也有些问题,也需要一个连。”

“那就都调回来。”陈宇峰说,“半天训练半天生产,相当于三个连的劳动力。”

晚上,陈宇峰思考如何将手枪加入到当前的战术中,思前想后,感觉手枪射程太近,只能做为近身战斗主力,现在超过50米的打击力量,轻武器还只能依靠弓箭。有了手枪,原来的长枪兵、大刀兵都可以逐渐转为手枪兵,对士兵体力和训练都降低了很多。他也明白,自己这里的科技树长的有点歪,印象手枪比长枪还复杂一些,这里怎么先批量装备手枪了,想着还摇摇头,无奈地笑了笑。老婆葛丽丽看到他一个人自言自语,问道:“有啥难事了?回来就神神叨叨地,半天还神游呢。”

“啊。”陈宇峰抬起头,才从思维的世界里回来。

三天后,连排长们全都试用了这种新式武器,陈宇峰又把他们召集起来,讨论这种武器对战斗方式可能产生的影响。

一连长毛海涯率先发言,“这个比手弩可好用,一是威力大得多,二是能保持力量,问题是六颗子弹打完后,加装子弹和手弩一样,都太慢。比手弩射程远,但不如弓箭,远距离还是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