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也很明确,这几个县都难以提供足够的受教育人口,交通也不方便,安全保障也不够,设立工厂风险太大。
张国庆拿起笔思量了一会,签道:“同意此意见,建议台东4县近年大力发展桑树种植业。同时拨付专款解决此4县教育问题,具体意见由王丽拟定。请陈宇峰考虑,在台东县设置加强营,负责4县安全。”
站在一侧等张国庆决策的吴文玉看张国庆签了这么多,认真看了一会,就坐了下来,面色严肃地对着张国庆说:“张总,您这大笔一挥,可是不少银子呢。您看,一个加强营一年各项开支将近20万两,还不能打仗,这教育如果按明崇岛的标准,也得20万两起步,这自行车计划,初期都投入了将近100万两,咱们马上就没钱了。”
“没钱,咱们还有多少钱?”张国庆有些惊异。
“也就还剩500万两了。”吴文玉有些无奈地说。
“不少了,钱花出去是钱,花不出去,就是石头。你派人到台东调研一下,他们的税收情况,明崇岛也要学习一下。这里凡是不属于我们产业的,也要收点税,你起个名字,暂时还不能叫税。”
“那能收多少?明崇岛的产业,大头都在咱们手里。”
“路要一步一步走,先开个头吧。”张国庆缓缓地说。
这边在密集调研各县的情况,明崇岛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集资,但这次不是公开集资,都是内部集资,比如规划局的通知,说要筹建一个轮盘厂,初期投资两,只允许内部人出资,一两一股,自愿出资等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次的集资,都拿的真金白银,还是个人财富,所以各个工厂选择厂长的时候,都是非常慎重,先是推举几个人选,然后在人选当中再选。
对于选中的厂长,大多是明崇岛机械厂的中层,对明崇岛工厂的中层来说,是机会,又要有所舍弃,离开刚刚熟悉的地方,去一个相对不太发达的地方,建一个新的工厂,无疑是要付出很大精力。
好在明崇岛工厂的人员都很年轻,中层最大的年龄也只有二十七、八岁,有些人甚至是二十刚出头,报名还是比较踊跃,人是不少,但是否适合从一个中层提拔到主政一厂,这就需要很多调研。
新的工厂又要配备技术厂长、财务总监之类的岗位,又是大量的调研。
复杂的筹备工作到6月才结出第一个小果子,东海县自行车产业园区的第一个工厂“轮胎辐条厂”正式开业,之后几乎一周就能新开一家工厂,到8月的时候,自行车的组装工厂也从明崇岛迁到了东海的自行车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