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城的金狼军,其实没有多少,和大汉军连战连败,导致愿意领兵的大将都没有,协调带兵主将,浪费不少时间,朝廷最后指定了连州都指挥使刘崇辉为主将,他这个指挥使,手上常备兵只有5000人,有一半分布在各县,朝廷派了一支1000人的火器队,听他的调遣,说是能够与大汉火器对抗。
这个火器队,直接到了陶城,比刘崇辉主将还早些,刘崇辉为了增加些武力值,从附近各县将常备兵都调到陶城,这些常备兵,加上朝廷火器军,一共还不到5000人,他把包括运粮民夫都算在内,也不到1万人,号称3万,希望能给自己壮胆。
陶城早就有几组互不知晓的密探,其中有2组在县城中已经有了产业,略一观察推算,就将陶城的兵力部署推测的八九不离十。
其他各城密探也发现本来就不算多的兵力,都被调走大半,剩余人员连城门守卫都捉襟见肘,好几个城都实行城禁,一天只开几个小时城门。
参谋部来了命令,让接战时,尽量摸清金狼火器的参数,如有缴获,要尽量完整,以备研究。
金狼火器队的队正叫完颜尔丹,是个皇族远支,远到只剩个姓,除了他自己还认为是皇族,真正的皇族都对他这个人无感,这次他混了个队正,想着一定要打出点名堂,叫平时瞧不起自己的人也看看。
他先到了陶城,身在连州的主将居然还没有到,他就有点生气,依仗着完颜这个姓,对县里是各种刁难,他手下的兵,也是骄横无比,他们可是重金打造的火器队,不说县城的守军,就是县令他们也不放在眼里,一言不合,就要揍县令,吓得县令再也不见他们,有事都让县尉顶着。
幸好没有几天,刘崇辉就到了,再有冲突也是他们两个武将之间的问题了。
刘崇辉果然和完颜尔丹起了冲突,主将要把火器布置在城头,防止贼人偷城,完颜尔丹却说,“火器乃灭贼之用,我等来为灭贼,贼人占我连山,我等龟缩于陶城,如何灭贼,如何报答圣上之恩。”说着还向北面拱手以示尊敬。
话说到这个份上,又是皇族之人所说,就把刘崇辉逼到墙角了,他只能妥协,择机攻打连山。
虽说刘崇辉被逼到墙角,不得已要去打,但他手下其他人并不想与这些“南汉”军动手,妥协之下,刘崇辉以军粮不足为由,派完颜尔丹去催办军粮。
待附近各县常备军到齐,完颜尔丹也将军粮催办回来,凑出来的7000军兵终于出发,这时候,反倒是完颜尔丹的队伍走的最慢,他装备了三门炮,每门大炮好几百斤,又有大量的火药,加上是夏天多雨,道路甚是泥泞,军兵个个累的大汗淋漓,喘着粗气要求凉快一点再走。
这第一天,大军离陶城界还不远。完颜尔丹自然不能允许自己的部队拖后腿,一到傍晚,就催促启程,折腾到天黑,无奈士兵都不愿意出力,到底也没有赶上其他人。
次日一早,刘崇辉派人来商议,说其他部队会停下,等完颜的部队赶上。完颜尔丹终于赶上后,刘崇辉又请他先出发,其他人稍后就到。
几日之后,金狼军进入到连山县界,有探马来报,前方饮马河对岸,有汉军营地,刘崇辉问,汉营有多少人,探马回复,“看营地规模,估计有300人。”
刘崇辉召集完颜尔丹、几各偏将和各县县尉议事,一时间,刘崇辉的帅帐中也聚了十几人,他挂起一张简易地图,指着图说,“诸位将军,贼汉聚300军,列于饮马河岸,我若强渡,必遭贼半渡而击,损失巨大,诸位可有良策,过饮马河,围歼贼军?”
完颜尔丹大怒,挺身出列,“将军,我部有神击炮三门,可架于河旁,定将贼军营帐击破。”
刘崇辉大喜,“完颜将军可率本部人马,架设阵地,待打破贼营,将军自为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