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毛海涯辞职(卷10 有限扩张 14)

教导营来了之后,就能采用第二种方案,直接攻击敌军老巢,虽说之前一直没有侦察到金狼军的大营在哪里,但根据金狼骑兵的规律,推测其大营距陶城不会超过50里,而薛县县城正好离陶城县城50里。

孔思松推测,这些金狼军要么在薛县县城中,要么在县城附近,打下县城,再去搜索这些骑兵就容易一些。

这次教导营行军的阵形,是孔思松自己琢磨出来的,部队整体散的很开,前方是一个步兵连,搜索前进,五六百米后面,跟着小型运输队,之后是中军,之后又是一个小型运输队,然后是后卫一个连,骑兵在两侧几百米处保护侧翼。

整体行军阵形散而不乱,他要求一旦遭遇小股敌人,采用驱离、拒止的动作,不要追击,遭遇大股敌人,各部都向中军回退,以运输车辆作为防线,先结阵,再反击。

金狼军前几天就知道陶城来了很多大汉军,对陶城的骚扰强度已经有所下降,今天大汉军一早出发,他们就已经发现,他们的骑兵队在四面冲击了好几次,都没有取得有效的成果,反倒损失了不少人马。

金狼的骑兵远远的监测着大汉军,大汉军也不理会,只是埋头前进。

过了中午,大汉军已经前进了二十多里,到了陶城和薛县的中间位置,孔思松下令开始扎营。

金狼军远远看到,大汉军营中,有人在营盘周边挖壕沟,将挖出的土都堆在营地那一边,这就减少了被骑兵冲阵的可能。

看着已经很宽、很深的壕沟还在加宽加深,金狼人对冲击汉营已经没有了信心,他们只是疑惑,这么刚刚过午,这些大汉军就不走了吗?

孔思松还真不打算继续前进了,再走下去,大营就要在天黑后建设,士兵太累不说,营帐质量也不会太好。

一个下午,汉军都在加强营寨。外围的骑兵与金狼骑兵发生了几次小规模冲突,都以金狼军损失人手而告终。

一股上千人的金狼骑军,冲击外围执行护卫任务的汉军骑兵队,骑兵队开出一枪后,敌军没有像往常那样远离,反而加速冲来,在马上再次装弹已经来不及了。

按孔思松训练时的要求,五百骑兵立即加速向一侧冲去,然后一个绕着营盘转向,将冲来的敌骑甩到后面,大汉的骑兵在自家大营不远处飞奔,金狼骑兵却只能远远地跟着,跟太近就会被大营内的排枪集火,这就是射程优势。

大汉的营寨边,已经排列了整排整排的士兵,瞄准着远处的金狼军。

汉军的营寨就在这样不间断的、大大小小的冲突中,逐渐成型,傍晚时分,营寨附近的金狼军终于消失了。

一夜无话,次日一早,大汉军再次出发,快到中午时,到了薛县城外。

薛县县城大门紧闭,城上有兵卒向下张望,孔思松命人射上一封书信,要求薛县最迟次日日出时开门投降。

教导营和昨天一样,开始扎营。

孔思松、苏慕武和郭小威三人,作为此次作战的最高指挥官,此时正距离薛县县城几百米的位置观察,这是个小县城,城墙只有五米,看样子也不是很结实,小城没有护城河,连干沟都没有。

从望远镜中,可以看到城上的士兵,将官盔甲都有些破损,士兵大多没有盔甲,显然不是什么精兵。苏慕武开玩笑说,“就这些兵,一次排枪就打尿了,派人送上炸药包,那个城门也就打开了。”

孔思松没有答话,从心里讲,他是同意苏慕武的说法的,但作为总指挥,他必须要稳妥,别部队冲到城里,再被敌人埋伏了。

郭小威没有真正上过战场,他正饶有兴趣地观察,突然发现城门上有动静,仔细一看,好像是十几个人正在挪什么东西,孔思松也看到了,喝道:“往两边跑,敌人在架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