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文化局(卷11 内部整训 7)

陆有恨已经逐渐适应了“顾问”这个轻松的角色,他平时大多数时间没有实际的工作,称的上工作的内容就是写回忆录,将自己经历的战斗细节描述一下。

偶尔会有军官向他讨教问题,都是将他当成敌方,咨询他遇到某种情况会如何应对,这种情况通常是研讨会,他是敌方行动的权威判断者。

他参加几次这种“兵棋”推演后,就喜欢上了类似的活动,只是对自己永远是敌方不太高兴。

这天有传令兵叫他,他以为又有活动,欣然前往,却是只有几人在会议室,居中就座的并未穿军服。

此时有人介绍,此人就是张国庆,大汉的实际掌舵人,陆有恨马上行礼。

双方客套后,张国庆问了“陆将军在盐州生活可还习惯”、“家人身体怎么样”之类的话题,像是拉家常一样,开始了谈话。

张国庆最想知道的是,金狼统治阶级中,如何评价大汉国。

陆有恨介绍,“一半人对大汉无感,虽说多次败于大汉,但朝堂文官多数认为是武将怕死所致。武将不愿与大汉对战,胜算太低。没有与大汉打过仗的武将,还有些认为是借口。另外,多数武将都认为,举金狼国之力来攻大汉,必可取胜,只是金狼也会损失巨大,得不偿失。”

陆有恨的回答基本在张国庆的预料之内,这个回答,又对之前判断增添了新的证据。

张国庆最后问,“陆将军来我大汉,最愿意干什么?”

小主,

陆有恨生怕回答不好,引起对方误会,斟酌良久,回答,“现在每天写写回忆录,讨论讨论就很好,当然,如果能够重回作战部队,哪怕当个班长,也行。”

张国庆知道他还在考察期内,没有人敢给他下结论,只能很原则的回应,“一线部队,陆将军年龄有些大了,如果将军真想回作战部队,还要先拿到初级文化合格证,到时候我再考虑让将军到哪个位置。”

王丽耗费了将近二十天,终于将州府改革的文件准备妥当,初稿自然是先让张国庆审一下,张国庆看完后,提了几处修改意见,算是定了稿。

这些天,王丽也将文化局的架构、人选考虑了好几稿,最后拟定了几人,和张国庆讨论每个人的优劣。

最让张国庆感兴趣的,是王丽设置了个“民间文化团体管理科”,职责是对戏班、唱曲之类的管理,对其中优秀的代表,给予基础性奖励,这个基础性奖励,已经足够这个团体的日常开销,有了这笔扶持费,这个小团体就能在短期内实现衣食无忧,可以把精力用到提升作品质量上。

还有一个非官方组织,叫“润笔阁”,按王丽的设想,是以民间投资的模式,成立一个写作机构,吸引盐州地区的落魄儒生,给他们一口饭,避免他们成为敌方的炮灰,另一方面,还能出产各类应景的作品,丰富文化生活。

只是这个润笔阁的管理人选没有着落。这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全部落实的,张国庆当时就拍板,自己来投这个钱,在盐州城外先圈几十亩地,把润笔阁的框架搭起来。

王丽嘻嘻一笑,说,“你投资,和我投资有多大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