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峰眯起眼,又问,“一个白天就这样过去了,夜晚对敌人更为有利,让部队在危险中过一夜,怎么保证第二天的战斗力?”
方义楠沉默一会,“我需要做些优化实验,确定一下。但是不管怎样,此战都很难在一个白天结束。”
陈宇峰示意方义楠继续介绍。
方义楠又看了一眼笔记本,“我们考虑,在北岸建立前进基地后,有两种可能,一是金狼军派大军来攻,我军防守,大量杀伤敌军后,敌军撤退。二是金狼军不攻,由我军进攻金狼军大营。”
方义楠停了一下,继续介绍,“虽说北岸前进基地只是一个临时基地,但金狼军来攻,也很难占到便宜,一是此基地受南岸炮火保护,二是孔思松团本身的火力,金狼军难以占到便宜。”
“若是金狼军不攻,我军攻打敌军营寨,进度可能较慢,毕竟营寨也是有不少防御设施,破坏这些设施还是需要一些时间。”
方义楠谈的很细,细到每个步骤需要的大致时间,需要多少人,哪些兵种,带什么装备都有介绍。
陈宇峰对照上次过河作战的经验,上次只一、两千人,就需要先建立河岸阵地,防备敌方的突袭,掩护后续部队、辎重渡河,这些工作完成后,士兵也没有什么体力了,即使列队出战,也不见得能取得什么战果,天色一黑,变数增加,反倒不稳妥。
“让孔思松部现在就加强渡河训练,争取把渡河时间缩短到6个小时。”陈宇峰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方义楠并未记录这句话,反而说道,“如果可以提前两、三天在北岸建立阵地,囤积物资,并不会影响金狼军的行动决策,还会给我们很宽裕的时间,金狼大军一到,定会攻击这个大营,此营虽然没有河水之便利,但提前构筑工事,也不会让金狼军占到便宜。”
陈宇峰略一思考,便同意了这个建议,同时命令,“先把陆有恨调到总部,参加文化培训。过几天再下达作战命令。”
方义楠汇报的第二部分是毛海涯团的行动,毛海涯部的问题是,兵少任务多,要守的点几十个,光凭他的主力部队肯定不够用,就需要让民兵小队、县大队之类的协助,如何协助、保密,训练,都是问题。
第三个部分是盐州团应对从西侧渗透过来小股金狼军的思路,说是小股,一股也可能有一万多人,仍是不可小觑,万一攻破一个寨子,损失就大了。盐州军的策略是,尽量将大股敌军驱散,使其丧失辎重、缺乏攻坚能力,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要么撤回,要么投降。
方义楠汇报这个,是根据金狼军平时的作战规律推导的,但是打仗是双方博弈,对方不会按你的思路走棋,参谋部还要考虑各种意外,这段时间,参谋部上下都忙得鸡飞狗跳。
金狼军还在数百里外,尚未完成集结,这也是战前难得的平静,陈宇峰下令让孔思松、毛海涯来盐州议事。
这个议事,自然就是贯彻作战思想,同时由这些主官们再进一步细化行动步骤,最后到参谋部,由参谋们讲解可能遇到的意外,再由主官质疑,前后2天时间,目的是让主官们对此战有更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