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搭灶台

所以,可以套用两句话来形容:细节决定成败,差之毫厘则谬以千里。

等灶膛内部框架做好后,陈永才仍然采用老工艺,用黄泥巴对灶膛进行抹灰和细调。

为什么不用水泥?那是因为水泥经过高温烤炙后,非常容易开裂,导致整个灶台变形。

而黄泥巴呢,则是越烧越结实,并且有很强的储热、释热功能,能节省柴火。

即使陈永才手艺熟捻,在四五个人的帮助,等两口一大一小的灶台搭好时,已经是下午三点钟了。

陈永才坐上锅,点了一把稻草试了一下火力、排烟,结果非常完美!

只是,刚搭好的灶台,要等自然晾干后才能投入使用,这个过程一般需要三到四天的时间。

这几天,陈渝一家人只能在陈兴凡家里做饭吃,等二叔一家吃完后再做饭。

当陈渝把这一想法告诉陈兴凡时,赵静在旁边说道:

“都是一家人,搞这么麻烦干嘛!这几天就在我们家吃就行,大家打伙做饭。”

陈兴凡也老大不高兴地说道:“几顿饭还分得这么清楚!咋的,你这是想打二叔的脸?!”

听了这话,陈渝也笑了:“二叔,是我见外了!那行,这几天就在二叔家里蹭饭吃。”

赵静这才笑语盈盈地说道:“这就对了,这才是一家人该有的样子。”

陈渝一家人的伙食解决了,可施工队十来号人的伙食又成了问题。

虽然施工队中午的伙食是他们自行负责,可现在厨房还不能用,如果在外面吃,会增加工人的开销。

陈渝对张安国说道:“张总,这三天工人就到镇上去吃,我给每天每人补贴20元,你看行不?”

张安国当然没有意见,镇上小菜馆不但价格实惠,而且份量足,10个人点一桌菜,平均下来每个人用不了30元,就可以吃得非常巴适。

而且,还不用他们自己做饭、洗碗、收拾啥的,那得省多少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