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缭:听闻先生善于兵法、谋略在下想讨教一二。
黄石公微微睁眼,见尉缭气宇轩昂,知其非池中之物,便道:“尉缭先生客气了,老夫不过一介布衣,哪有什么兵法谋略可谈?”
尉缭笑道:“先生过谦了。”
黄石公闻言,微微一笑,道:“既然尉缭先生如此抬举老夫,那老夫便抛砖引玉,与先生共论兵法谋略。”
尉缭点头称是,二人遂开始深入讨论。
兵法之要
尉缭道:“兵法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深觉其要在于‘全胜’二字,不知先生以为然否?”
黄石公点头赞许,道:“尉缭先生所言极是。兵法之要,确实在于全胜。然而,全胜并非易事,需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备。吾所着《太公兵法》,便是从这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达到全胜之境。”
尉缭道:“愿闻其详。”
黄石公道:“天时者,乃阴阳、寒暑、昼夜之变化,以及星辰运行之规律。善用天时者,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如武王伐纣时,正值商朝内部矛盾重重,加之天气干旱,民不聊生,武王便借此天时,以二万二千五百人击败纣王之亿万大军,这便是‘顺天应时’的典范。”
尉缭点头赞同,道:“地利者,乃山川、险阻、城池之形胜。善用地利者,能御敌于国门之外,保民于社稷之内。如秦之函谷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六国军队多次进攻皆未能成功,这便是‘因地制宜’的实例。”
黄石公道:“人和者,乃民心、士气、将帅之智勇。善用人和者,能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战无不胜。如白起背水一战,便是利用士兵的求生之心,激发他们的士气,最终取得胜利,这便是‘人和致胜’的明证。”
尉缭道:“先生所言极是。然而,兵法之要,更在于‘变’。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吾之兵法,便是从‘变’字入手,探讨兵法之精髓。”
谋略之深
黄石公道:“尉缭先生所言极妙。兵法之精髓,确实在于‘变’。然而,‘变’亦需谋略支撑。谋略者,乃兵家之灵魂,无谋略则兵法无魂。吾闻先生兵法,深感先生谋略之深,不知先生可否赐教?”
尉缭道:“先生客气了。吾之兵法,不过是一家之言,愿与先生共讨。”…………………………x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