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典籍之谜

灵隐寺的藏经阁位于寺庙西侧,是一座三层高的木制古楼。飞檐翘角上挂着铜铃,随风轻响,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秘密。老僧人带三人穿过一条青石小径,指着远处隐于竹林后的灰褐色建筑道:“藏经阁乃寺中禁地,平日只有方丈与几位长老可入。你们需自行寻路,切记莫要惊动他人。”说完,他转身消失在竹影中。

陈滨抬头望向藏经阁,古朴的木门上挂着一把青铜锁,锁面刻满梵文咒语,隐隐泛着幽光。“这锁上有禁制,”苏瑶伸手轻触,指尖立刻被一道电流弹开,“强行破开会触发警报。”小李绕到阁楼侧面,发现一扇半开的雕花木窗,窗沿积满灰尘,显然多年无人使用。“从这儿进!”他压低声音招呼同伴。

三人翻窗而入,阁内光线昏暗,唯有几缕阳光从雕花窗棂的缝隙中漏下,照在层层叠叠的书架上。空气中漂浮着陈年墨香与檀木气息,书架上的典籍按年代分类,有的用丝绢包裹,有的以竹简串联,更有几卷羊皮古卷被锁在琉璃匣中。苏瑶轻抚过书脊,低声道:“这里每一本书都藏着灵隐寺的历史……甚至可能是那些邪术的源头。”

三人沿着木梯向二楼走去,脚下木板发出“吱呀”声响。突然,陈滨踩中一块凹陷的地砖,两侧书架轰然移动,将通道封死。无数细如牛毛的银针从墙壁缝隙中射出,直扑三人面门!苏瑶反应极快,双手结印,一道水幕凭空展开,银针“叮叮当当”撞入水幕,如坠泥潭。小李趁机抽出符纸,口中念咒,符纸化作一团火焰,照亮了前方——地板竟是由无数活动的八卦盘拼接而成。

“是五行机关阵,”陈滨蹲下身,指尖划过八卦盘上的卦象,“乾为天,坤为地……需按五行相生顺序踏阵。”他示意苏瑶和小李紧随其后,自己则深吸一口气,踏上了“木”位。地板微微震动,八卦盘开始旋转,陈滨额角渗出冷汗,口中快速推算:“木生火,火生土……下一步是‘火’!”三人接连跳跃,阵眼处的书架缓缓移开,露出一条通往三楼的狭窄楼梯。

三楼布局更为复杂,中央立着一座青铜香炉,炉中青烟袅袅,却在空中凝成诡异的蛇形。书架环绕香炉呈环形排列,每层皆标注着晦涩的梵文标签。小李凑近一看,顿时头皮发麻——那些标签竟是用朱砂混合人血写成,字迹扭曲如活物。“这里不对劲……”他话音未落,香炉中的青烟突然暴涨,化作数十条黑蛇朝三人扑来!

苏瑶双手结出水龙诀,一条冰蓝色水龙咆哮着与黑蛇缠斗;陈滨则咬破指尖,以血为墨在掌心画出雷符,一掌拍向香炉。“轰隆”一声,香炉炸裂,黑蛇瞬间消散,露出炉底暗格。暗格中躺着一本裹着黑绸的古籍,封皮上用金线绣着“灵隐秘录”四字。陈滨翻开书页,脸色骤变——中间赫然缺了七八页,断口整齐,显然是被利刃割去。

三人围坐在窗边,借着夕阳余晖研读残卷。书中记载,百年前灵隐寺曾有一位高僧法号“玄寂”,因痴迷长生之术,暗中修炼邪法,以活人精血喂养妖兽,最终堕入魔道。寺中众僧联手将其镇压,并将相关记载尽数销毁。然而残页边缘残留的墨迹显示,玄寂并非独自作恶——他曾与某位“贵人”合作,借寺庙香火钱掩盖罪证。

“这些被撕掉的页数,恐怕记录了玄寂的邪术细节,甚至……那个‘贵人’的身份。”苏瑶指尖划过残缺处,眉头紧锁。小李忽然指向书页一角:“看这里!”一行蝇头小字藏在装订线旁:“邪术未尽,后世当警。”陈滨合上书,沉声道:“方丈密室里的法器、医院的僵尸肉交易……恐怕都是玄寂邪术的延续。”

正当三人准备离开时,楼下传来脚步声。一名年轻僧人提着灯笼踏入藏经阁,口中嘟囔着“方丈命我取《金刚经》……”三人迅速躲入书架阴影。僧人径直走向三楼,却在香炉残骸前僵住。他颤抖着伸手触碰碎裂的铜片,突然转身狂奔,口中高喊:“有人擅闯禁地!”

“糟了,必须拦住他!”陈滨纵身跃下楼梯,苏瑶甩出蛛丝般的灵力缠住僧人脚踝,小李趁机捂住他的嘴。僧人挣扎间,袖中滑落一枚玉牌,上刻“净心”二字——正是方丈贴身弟子的信物。陈滨捡起玉牌,眼中寒光一闪:“带他走,这人或许能问出更多线索。”

三人将僧人绑至寺庙后山的破旧柴房。月光从屋顶破洞洒下,映出僧人惨白的脸。“你们……你们究竟是谁!”他声音发颤,却仍强装镇定。陈滨晃了晃玉牌,冷笑道:“净心师兄,方丈派你监视藏经阁多久了?”僧人瞳孔骤缩,咬紧牙关不肯开口。

苏瑶指尖凝聚一缕幽蓝灵力,轻轻点在他眉心:“你身上有猪妖的瘴气残留,看来没少帮方丈干脏活。”僧人浑身剧震,终于崩溃:“我说!方丈每月初七会在密室举行血祭,用妖兽精魂增强法力……那些失踪的香客,全被他喂了蜘蛛精!”

突然,柴房外传来密集的脚步声,火把的光影在窗纸上晃动。“他们在后山!”护法僧人的怒吼声划破夜空。小李踹开后窗:“分头跑!明早在山脚土地庙汇合!”陈滨将《灵隐秘录》塞入怀中,三人如离弦之箭冲入夜色。身后,数十名武僧手持棍棒紧追不舍,林中惊起一片鸦群。

苏瑶跃上树梢,水龙横扫追兵;陈滨以剑气劈开荆棘,开辟生路;小李边跑边撒下符纸,爆开的烟雾暂时遮蔽了追兵的视线。当三人气喘吁吁地冲进土地庙时,东方已泛起鱼肚白。陈滨展开残卷,低声道:“方丈的命脉恐怕就藏在这本书里……下一战,必须彻底斩断这百年邪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