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产这个角度来深入剖析,统一的度量衡所能带来的最直接好处便是可以有力保障各类工业零部件的规格保持高度一致。
举个例子来说,在机械制造业当中,螺母与螺栓二者间的尺寸必须实现精准无误的相互匹配。
倘若缺乏一套统一明确的度量标准作为支撑,那么不同工厂各自生产出来的螺母和螺栓很有可能会由于尺寸方面存在偏差而难以顺利完成装配工作。
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势必会给生产效率造成严重拖累,并且使得最终产品的质量大打折扣。
再从贸易及交流的层次展开探讨,统一的度量衡无疑为原材料以及各类产品的交易活动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条件。
当市场中的买卖双方在进行货物交割时,无需再为度量衡的不统一而烦恼,可以基于共同认可的标准迅速完成交易流程。
大大降低了沟通成本和交易风险,从而有效促进了商业流通的顺畅运行。
不同地区只有在度量衡统一的情况下,才能准确评估商品的数量、质量等关键指标,从而促进工业经济的流通。
总之,没有统一度量衡,会在交易中产生大量混乱和纠纷,就比如大明南北一石的重量就不相同。
明朝北方一石大概一百二十多斤,但是南方却是一百五到一百八十斤,换算很不方便。
与此同时,秦思源大刀阔斧地对时间计量体系进行改革,摒弃旧制,引入小时与分钟等概念。
这些计时单位在后世通行数百年,早已发展成熟且被广泛应用。
为推动这些变革,秦思源特意抽调刘青松,又广纳贤才,招募数十人,耗费整整两年时光,终于确立新规。
这一举措让保宁府的基础工业有了统一标准,犹如为其工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使其向前迈进一大步,也成为秦思源心中的坚实依仗。
毕竟,以工业之力对抗农业文明,那优势堪称碾压,绝非单纯武力层面的打击,而是全方位的降维打击。
就拿生产来说,手工打造与工业批量生产相比,后者不仅效率高,且能遵循统一标准,误差极小。
秦思源仔细端详手中的燧发枪,眉头微皱,眼中难掩不满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