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杰说完就与黄麟告别离开。
如果说蒸汽机研究所代表着未来的大型运输交通,另外的化学材料研究院就是未来几乎所有的科学发展的材料基础。
得益于第一批搬迁,化学材料研究院已经布置好实验室,各种实验设备已经安排好,钢铁材料研究所已经在运行。
作为钢铁研究所所长的岳鑫正在指挥冶炼新钢种。
张文杰问:“现在炼的是什么钢?”
岳鑫:“高碳镍铬合金钢,已经是测试的第一千三百二十炉了,只得到几种性能较好的合金,其余大部分都或多或少有些问题。”
张文杰:“材料学就是这样,咱们还是走在前沿,有更多的答案,越到后面,就越是撞大运了,你们目前就是探索如何更好的使用可以规模化生产的镍、锰元素,继续做下去,记得每种合金都要留个样本,就十公斤重,可以作为后来人的见证和研究样本。”
岳鑫在一旁称是。目前可以实现成规模冶炼的只有镍和锰,都是通过高炉熔炼使用碳做还原剂生产出含有较高含量的镍铁合金,再通过密度测算,得到镍或锰的含量,然后精准配比各种合金钢。
最新的蒸汽机生产就用的是钢铁研究所生产的最新合金钢,含有铬、镍、锰的低碳合金钢,只是铬目前只在汉中发现一处小矿,目前开采的量也就只能冶炼出两万钧的铬铁,含铬量只有百分之三十,是未来大规模生产一些钢材的限制因素。
作为张文杰穿越的一大倚仗,他就是冶金专业研究生,还在钢铁厂基层工作过两三年,还是可以给予一些指导。
短暂的一个时辰交流,张文杰觉得自己在这个方面也给不了太多帮助了,他不太会给科学院的人很多具体思路,只是引导一个方向。
但是现在,钢铁研究所的储备已经达到他的知识极限,在往更远的研究方向发展,他也就只能在外面提供帮助,让他们可以不被打扰。
在研究院转了一天,张文杰知道目前复兴会的科学发展也算走上一条不太一样的道路。
不同于后世从落后追赶,前面一直都有指引,一直到他穿越那一年,国家科技发展站在世界顶端,后续中国如何带领世界科技进步也就只有个苗头,他也没有那个本事看见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