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后,复兴社广播,全国各地乃至海外,都听到一条消息:华夏航天研究院第一发火箭天枢号,并把一个十公斤重的盒子发射进入太空,是新星号卫星。
在一个特殊的频段,你可以用收音机收听到一段音乐。
在晴朗的天气,也可以用望远镜看到天上飞过的新星号,两翼有一米长的钢制翼片,十分醒目。
上面的电池可供五天的播放,五天后就没有了。
从报纸到广播,还有全国各个城市设立的数千个巨大的电视,都在宣传着华夏突破地球,进入太空的消息。
原理本来就摆在那里,通过计算就能知道需要什么条件,然后一直试就行。
复兴三十年,第一代设计制造的光刻机出现,利用激光对单晶硅雕刻,可以做到五十微米,在更薄的一公分宽的正方形芯片上就可以刻出四万个晶体管,就是成功率偏低,只有一成多点。
但依旧是革命性进步,第一台基于晶体管的高性能计算机诞生了,通过堆叠的晶体管形成屏幕,内部装有几片计算芯片,设计一个计算程序,就能在黑白块的显示屏上显示结果。
而在其他领域也开始飞速发展,芯片对各种重复性劳动的迅速取代,让人力可以极大节省,然后去开辟新的产业。
电视就是一种,虽然还没有全民普及,但也达到每年生产五万台的产能,在各地风靡一时。
而更好的显示设备也在研究。
每一种物质的特性都想要搞懂,这在四点五亿人口已经开垦二十三亿亩耕地,耕地机械覆盖十二亿亩,超过百万台农用机械,汽车也才三四千万台。
欧罗巴共和国越发无法理解华夏的发展速度,只能跟在后面学习,但也有许多发现。
四十多岁的拿破仑真的是感觉到世界的疯狂,科技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真是革命性的,他体会到以前只是几百上千名从贵族中涌现的科学家和如今从上亿人口里涌现的数十万上百万研究人员的区别。
哪怕是数学这样的东西,都在被不断突破,系统的研究让自然界的秘密全部暴露在世人面前。
世界上总人口预估在十个亿左右,他手下一点三亿,东边的华夏四点五亿,还有部分欧亚国家就有一两个亿,这就是世界上七成的人口。
现在有接近六成的人口没有战争,没有殖民,就在进行着疯狂的科学技术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