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高附城下

一统天下笑红颜 瓦洛佳 2294 字 11小时前

次日清晨,李怜云一行人用过早膳之后,便精心乔装一番,打扮成了商队的模样,由永固城秘密向月氏行进。

进入葱岭之后,李怜云还特意绕道视察了老向导乌力满的老家——郎库里。

如今的郎库里比之十余年前,是更加富裕。不仅有鳞次栉比的宽敞村舍,而且家家户户都有属于自己的牧场。

另外,官府还在葱岭的诸多山谷之中给他们划定了专门的猎场,并在周边的山中开办了采石官厂。郎库里及其周边乡里的百姓都可以依靠放牧、渔猎、采矿来获得不菲的收入。小日子可谓越来越滋润。

当然,郎库里的百姓能有今天,自然离不开李怜云宽以待民的治国之策。所以,葱岭的百姓们对李怜云是感恩戴德,对于李怜云的驾临,他们更是大喜过望,不仅摆下了丰盛的宴席款待使团一行,更是准备了西域特色的歌舞助兴。

待酒足饭饱之后,意犹未尽的李怜云又与乌力满同住一屋,同席而眠。

乌力满虽已年近八旬,但精神却依旧矍铄,加之他与李怜云已有十余年未见,所以躺在榻上根本无法入眠。激动之余,他便拉着李怜云的手,滔滔不绝地聊起了家长里短与葱岭这十几年的变化,而且越聊就越兴奋,根本没有打住的意思。

李怜云也不嫌烦,他虽略有困意,但并不想扫了乌力满的兴致,于是就这么大大咧咧躺在一旁听着乌力满侃侃而谈,并时不时的插上一嘴,提一些问题。当然,他这么做也不仅仅是和乌力满扯闲篇,更为重要的是,他可以通过乌力满了解到更多的葱岭民意和民生。

二人就这么彻夜攀谈,不知过了多久,才两两睡去。

次日辰时,李怜云一行人再次踏上了出使之路。

乌力满心中不忍别离,于是就带着郎库里的百姓伴驾相送,一直送了二十余里,并留下了大量干粮与饮水之后,才停下脚步,依依不舍地目送李怜云一行人西去。

就这么继续在葱岭中跋涉二十日之后,李怜云终于带着使团抵达了月氏边境。

不过,李怜云并没有急着潜入月氏境内,而是在两国边界的一座关市休整,等到赵山河调遣的一万神策军精骑全部到位之后,他才带着使团以贸易之名进入了月氏境内。

而在这之后,李怜云一行便不再急着赶路了,因为现在距离萨那布的登基大典还有十天,但从这里到高附城,最多不过才五日的行程,留给他们的时间可谓非常宽裕。

一路上,李怜云及一众使团成员一边贩卖药材、布匹、胭脂等货物,一边暗中查访月之民意。

经过几天的暗访,李怜云发现,月氏东部的百姓,对北燕多有好感,谈及北燕的国力,也大多都是溢美之词。

不过,这一切都在李怜云的意料之中,毕竟,月氏东部的百姓紧邻葱岭,与北燕多有贸易往来,对于北燕的富庶,他们大多是耳濡目染的,所以,有好感也不足为奇。

真正让李怜云好奇的,是月氏西部的民心,因为那里距北燕较远,并且是月氏国的政治中心所在,李怜云并不确定那里的百姓是否也一样对北燕有好感。

怀着忐忑而又好奇的心情,李怜云率领使团继续西行。然而,数天暗访的结果,却让李怜云颇感意外。

原本他还以为,越是靠近高附城,月氏百姓对北燕的好感会越低。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靠近高附城的百姓非但不反感北燕,反而比月氏东部的百姓更对北燕有好感。

这一发现让李怜云心中多了几分踏实,同时,也让他对月氏的局势多了几分遐想。因为,高附城周边的百姓与北燕相距甚远,他们对北燕的态度完全取决于朝廷对他们的教化。

也正因如此,李怜云凭借眼下的月氏民心得出了两个结论——要么就是与北燕交好的萨那布掌握着实权,要么就是掌握实权的那个云惜女王内里也是想与北燕交好的。但无论是哪种结论,对北燕来说都是利好。

想到这些,李怜云的顾忌少了许多,心情也愈发激动。他带着使团继续西行,并在赶在腊月底之前,顺利抵达了高附城下。

作为月氏的国都,高附城虽不及龙城那般气势恢宏,但也颇具王城风范。其城墙由夯土建造而成,高约十丈,布有重兵,可谓壁垒森严。

城墙东南西北共有十二道城门,属标准的巨型城池规模。

李怜云本打算从最大的南门进入城中,但不巧的是,高附城今日戒严,除东南的角门之外,其余各门均不许百姓商贾出入。

无奈之下,李怜云只得带着使团在东南角门排起了长队,等待进城。

然而,人多的地方,是非也多。就在李怜云一行人老老实实排队之际,他们却被两个月氏男子给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