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永遇乐·交友》

李小白目露兴味,曰:“诚然,且不论词牌,单言此词之内容。四五流年,半生风雨,择友当慎。人生已逝如许年,回首观之,得真挚友难矣,交误友则多烦扰。”

杜之甫细品诗句,曰:“此开头甚深,令人自省交友之历。愿闻君续言。”

李小白神色肃然,曰:“孝悌为先,若违此道,岂可真心相认。一人若于亲不孝、不敬,安能对友真心?彼逆亲之辈,自私心黑,切莫与之厮混。此类人良知泯没,岂经真情考问。”

杜之甫深以为然,曰:“诚如君言,对亲不善者,难信其对友有真心。且此‘永遇乐’词牌,常用以表人生之慨与思,君以此词,恰显交友之慎思。”

李小白继曰:“再言下阕,迂者心狭,量微性躁,锱铢必较添闷;固者步偏,目短识浅,宏图难共遗恨。此等心胸狭隘者,为微末之事计较不休,与之处,徒增烦恼耳。”

杜之甫感慨曰:“然也,与如是者处,时刻需谨小慎微,恐稍不慎即触其怒。此词牌之韵律节奏,似亦能强此对不良友人之批判感。”

李小白饮茶润喉,曰:“尚有固步偏隅,目光短浅,难共宏图奋。彼无远见,唯顾眼前利者,不可与吾等共为远大之目标奋也。”

杜之甫若有所思,曰:“故交友当慎,不可徒观其表,须深悉其品德胸怀。此‘永遇乐’词牌,史上大家之作甚多,多借之抒世事人情之洞察。”

李小白微微颔首,曰:“然也,当以镜静净、精筛挚友,德品相论。以冷静、纯净之心筛友,以品德品相为衡之要则。犹此词牌,经岁月沉,仍能令后人感其魅与力。”

忆往昔,李小白不禁陷沉思。少时而时,彼曾交一友,名张华,初观豪爽大方,相与甚欢。然时移,彼觉此友于利前不顾情谊,乃至为小利而叛之。李小白深受击,遂始重审交友之准。

“之甫,汝尚记吾曾与汝言及之张华乎?”李小白问。

杜之甫思之,曰:“略记,何以忽言此?”

李小白叹曰:“彼时吾觉其仗义,常共吃喝玩乐。然有次,吾等共营一小业,利分有歧时,彼竟不顾多年情谊,独霸大利,且言诸多伤人之语。自彼时,吾方明,一人之品德,于关键时方显真也。且以‘永遇乐’写此历,更显失落与反思。”

杜之甫慰曰:“吃一堑,长一智。此亦令君更明择友之重。”

李小白又思及另一友李明。李明心胸狭隘,常因琐事与李小白争,且从不肯让。渐之,李小白觉与之处愈累,终择疏远。

“尚有李明,微事亦耿耿于怀,与之在,觉空气皆抑。以‘永遇乐’述之,更衬无奈与决绝。”李小白无奈言。

杜之甫曰:“此等者实不适为友,耗吾等精力与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