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改名字

狗在楚营 醉青锋 1341 字 9天前

项羽都一一笑着回应。

轮到常威时,项羽特意蹲下把孩子放在常威面前,说道:“常威,你看看我的孩子怎么样?是不是很帅气?”

常威看了一下那婴儿,心想:【怎么长得皱巴巴的?这也叫帅吗?你不是眼睛有问题就是审美有问题。】

但最后它还是违心地点了点头。

听到心声的项羽,笑容都僵住了,可又不好发作,只能说道:“常威,你可是神犬,要不给我的儿子起一个名字吧?”

院子众人听到这话,都一脸羡慕地看着常威,不过大家也是十分认同常威给孩子取名字。

看到众人都盯着自己,常威都抓麻了,心想:【啥?让我改名字?我会个锤子啊?要不改项少龙?让你爹当你儿子,被这胖子知道,等等把我上桌就麻烦了。

而且这个时代好像不喜欢两个字的名字,都是单字的,还有“龙”字好像也犯忌讳吧。】

听到常威这话,项羽都一头雾水了,心想自己的爹什么时候变成项少龙了,不是项渠吗?而且两个字的名字大把啊,谁不喜欢呢?还有龙字怎么犯忌讳了?

殊不知常威只是学识不足,被后世的电视剧毒害太深了。

其实项羽的父亲历史上并未记载,但按照浙江《缙云项氏宗谱》记载的项羽父亲是:项渠。

朱熹在为项氏写宗谱序时写道:“更数传有楚将项燕,生渠暨梁,梁杀人,与兄子籍避仇吴中......”,其中生渠暨梁,已经说了渠为梁之兄,这是有关项羽父亲的最早的项氏谱序记载。

其次,单名真正独大是从汉代才开始的。

在春秋时期,如齐桓公小白、晋文公重耳等等都是两字的名字。

单名之所以会流行,源自于《公羊春秋》中提出的“二名非礼”。

该理论则源于孔子在删定《春秋》时,经常故意将两字名改为单字名,因此战国时期经学家公羊高便认为,这是孔子认为“二名不合礼”。

于是,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后,“二名非礼”的观念开始渐入人心,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抗拒二名,使得单字名开始逐渐流行。

而到了王莽执政时期,他更是严厉推行“二名非礼”学说,甚至建议汉平帝将“刘箕子”改为了“刘衎”。

同时,使用单字,也是为了尽量避免避讳带来的弊端、减少讳字。

为维护中央集权的皇家威严,避讳变得远比古制要严苛了。

音近字也免不了敏感,汉武帝叫刘彻,于是,车辙也只好叫「车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