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里的声音显得有些飘渺,李怀节愣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程文熙应该是博士毕业了。
想到这里,他不得不钦佩程文熙。别的天才从硕士到博士,至少也要花费五六年的时间。可到了她这里,四年出头的时间就拿到博士学位证。
“了不起啊!”李怀节的羡慕之情溢于言表,“恭喜你拿到全球含金量最高的学位证书!
你既然学成回国,那我高低也要给你摆一桌,好好庆贺一番!
你什么时间回京城?”
程文熙也没矜持,只是说目前的具体行程还没有定下来,定下来了一定通知他。
程文熙的谈兴很浓,从自己所学出发,谈到了美国现在的电力行业状况,接着谈到了生物发电对城市垃圾处理的构想,谈的很多,也谈的很细。
生物发电的好处,有眼睛都能看得明白。
这种显而易见的利民项目之所以推广难,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发电技术问题,还有一个是利润回报的问题。
说一句大实话,能搞生物发电的人才,搞什么不能赚钱?
生物发电所需的生物、化学、电气、环境这四个大门类,有哪一个门类不是热得烫手?
这四个大门类里头有多少投资少,风险小,回报率高的项目可以做,为什么非要死磕生物发电这个技术难度高、投资规模大、利润见效慢的项目呢?
李怀节在惊讶之余,试探着问道:“我说蚊子,你不会是想搞生物发电这个吧?”
“是啊!六年前我就跟你说过,我国这么大的人口基数,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垃圾处理一定会成为国家财政的巨大负担。
所以,生物发电这个项目我一直没有放弃。甚至为了系统性地学习生物发电的尖端理念和前沿技术,我这才特意来斯坦福电气工程深造的。
怎么?你不看好这个项目吗?”
李怀节承认,理想主义者总是这么能打动人!
他压制着胸中的激情,冷静地给程文熙分析道:“从公益上来讲,这是个了不起的项目;站在国家角度上来看,这和治沙治河一样,垃圾治理也是一项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