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闻言,不禁愣住了。她以为自己听错了,难以置信地看着张元。在她的印象中,张元一直是个谨慎而稳重的人,怎么会突然对张然表示支持?这让她感到十分不解,同时也对张元的真实意图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陛下,这样还不够明显吗?”杨秀又说。
“怎么明显了?他有让百姓们干什么了吗?”
张元此言一出,杨秀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她心中明白,张元这次是下定决心不再插手张然的事情了。而随后张元的话更是让杨秀的心情沉到了谷底。
张元缓缓开口,声音坚定而自信:“朕以为,他这次干得不错,这次完全是站在大邺的立场上,他是为了大邺的未来着想。”
杨秀皱眉,不解地问道:“陛下,您这是什么意思?”
张元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皇后,这小子开窍了!”
杨秀愣住了,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慌乱。怎么又是开窍呢?她不解地看着张元,追问道:“陛下,您在说什么?”
张元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自顾自地说下去:“朕听说那拼音可以让一个不识字的人认识更多的字,如果整个大邺的百姓都识字,那人才便会层出不穷。”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张然的看重和欣赏,让杨秀感到一阵不安。她忍不住问道:“陛下,您是要支持他做这件事吗?”
张元点了点头,目光中闪烁着期待:“是的,朕要支持他。未来可期,以后的大邺只会越来越强大。”
其实,还有一些话张元没有说出来。 那就是读书人多了,那世家的优势就会变得弱了。 毕竟古代能读得起书的人,世家占了九成以上。 而这些读书人又进入朝廷,从而形成了一股势力。 这一股势力是会对整个大邺造成一些影响的,相比于张然的影响,张元以为,世家更加可怕。
“陛下,若是文人造反,那后果一样严重。”
“你意思是张然还是会造反?” 张元反问。 杨秀没有说什么。 但意味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