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攻玉书院

明天再启 言无忌YWJ 1785 字 9天前

老母亲大喜过望,一下子就忘了如何打仗的忧愁。

-----------------

孙传庭也在整兵待发。

秋收已有一旬了,皇帝说的泰西粮,真的耐寒高产,尤其是那土豆红薯。西南许多民族都崇拜火,为此,遵义府的秋收篝火会开了三天。篝火会上,他们无师自通的学会了烤土豆、烤红薯的做法,这三天里,整个遵义载歌载舞,空气里弥漫的都是烤红薯的味道。

然后又是一波干仗,似乎周边的一群饿狼们,早已盯上了这里的丰收。

在遍地是山的西南,遵义的农耕条件得天独厚,他不断带人拓耕,而今拥有的耕田已有五百万亩,虽然半数是山田,但而今有了泰西粮,山田也能丰产啊!他觉得还能再翻一倍,到千万亩田。那时就能养百万口人,爆十万兵,还怕谁?

打退了这些觊觎的眼光,就收到了锦衣卫的密报,奢崇明叛乱,重庆已失!重庆已失!

击鼓聚兵,留下五千兵马以及一万新应征入伍的民壮。他还有一万五千人可用,虽然只有三千套完整的甲胄,可在西南,谁家军士不是简装?

然而未等他出兵,新消息已来,他已陷入包围。四边是没有亮明旗号的土兵,虎视眈眈,正面是奢崇明手下大将张彤,杀气腾腾正在赶来。

张彤离开重庆的时候,只有五千精兵,待杀到遵义的时候,人马已经变成了两万,一路加入各种乌合之众壮胆,他果然豪气顿生,先前打下綦江,简直是兵不血刃。下一战据说是个武林高手,不过再厉害也就是个文官。打个文官带领的田奴而已,怕什么?

这将是文官孙传庭人生中的第一场大战。

-----------------

西南到京师的消息很慢,因为山路赶不上八百里加急,此时的校哥儿还蒙在鼓里。说不上为什么,他只是觉得有点心神不宁,眼前明明是形势一片大好啊。

以半个月一波的节奏,继新粮之后,大明时报的第三波热点新闻又来啦:泰西人在京城开了一家攻玉书院,号称挑战儒家三千年

这书院也在宣武门内,距离首善书院不远,只是规模大了很多。

看起来,这书院的开张,也是掐着节点的,此时秋闱刚刚考完,还没发布成绩,赶考的士子都还停留在京城里。

秋闱是秀才升进士的考试,录取率大约是三十进一,录取名额是一百三十五人。如此,这四千考生加上太学生、闲官士人之类的,这攻玉书院好大的胆子,挑战的可是五六千文人啊。

泰西人的挑战题目是《辩与证》,但他们却从来不辩,只证。而且不是口证,是物证:

比如说,如何证明天圆地方的错误:那是一个大大的球体,球体上粘着一艘艘小船,巨球不断翻转,每次看到的船,都是先看到桅杆,才看到全船。

小主,

比如说,如何证明云雨水转化,那是个巨大的琉璃缸,放在煤炉上加热,水汽不断上升,遇见顶部的冰冷琉璃,又化成水滴下落。

比如说,如何证明密度与浮力,那是一个漂浮在盐水中的鸡蛋;比如说,如何证明水压,那是个高楼灌水打破水桶的实验。

比如证明重力的羽毛与铁球下落装置;比如证明固体、液体、气体转化的冰、水、汽装置;比如证明“化之学”的生锈实验。林林总总,竟然有百来个装置。当然也有些大明人熟悉的,比如勾股定理、杠杆原理、磁铁指南

其实这个书院只是个展览馆,若你不服,可以投书辩论,泰西人将择优选人,入内面谈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