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孔胤植失眠了。
-----------------
阳谷县,景阳冈,传说中武松打虎的地方。
烟尘滚滚,旌旗招展,五千鸳鸯战袍兵士,虽然衣甲不整,面目胡乱,但各个如狼似虎,趾高气扬。
正中帅旗上,写着“山东巡抚”、“赵”的字样
这是山东巡抚赵彦亲自带兵平叛来了
数县同反,赵巡抚急得怒火攻心,恨不得马上发兵。
但听闻逃回来的那些官吏们说,乱贼势大,胁裹十数万人,铺天盖地,如同蝗虫,济南卫的军士们害怕了,磨磨蹭蹭怎样都没准备好。赵巡抚亲自来催,又有大小军将闹着要补足欠饷,赵彦还没筹好钱,他们又说还要开拨费才肯拔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反正怎样都没准备好。
又过两日,听闻御马监的兵士在鲁桥大败反贼,贼首徐鸿儒逃得一骑绝尘,这些兵士又不闹粮饷了,半天就收拾好了行装,反倒来催着赵巡抚开战。
这一路上收复失地,不要太简单。好多乱民听说徐鸿儒败了,无心恋战,搜刮了一番富人就逃走了。赵巡抚一路上硬仗一场没打,亲朋故旧倒是见得很多,都是那些士绅来哭诉卖惨的。
但济南卫和其他随军兵士们开心了,个个有如神兵天降,威风凛凛。他们一路上征发了不少民夫大车,车上装了不少人头,还有战利品。人头是用来记功的,战利品是用来私吞的,至于从哪里来,前者很可疑,后者倒是线索明确:凡是在门头上贴过白莲教符纸的,官兵必然上门去问,问得你清清白白、家徒四壁。甚至,问得你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大抵如此。
这情况,赵巡抚看到了,他之前就八百里加急上过书,举荐调拨大同总兵杨肇基带兵前来平叛,没想到皇帝只是回了一句“知道了,朕另有安排”。无可奈何,手中无得用之兵。
只能暂时委屈一下黔首了,既然你们敢支持白莲教造反,就得接受当反贼的下场。作为山东巡抚,发生叛乱他必有责任,所以当务之急不是这些,而是及时平叛。
“砰!砰!”
前方响起突兀的枪声。
“糙恁娘啊!没看到俺们是巡抚大人的平叛官军,快拔腚开门!”
威风凛凛的济南卫兵们,对着城门破口大骂。都急着进阳谷县搜刮反贼呢,不开眼的竟把城门关上了。城头上插的还是大明龙旗啊,你们也反了?
分开乱遭遭的军士,赵彦近前一看,那城门上,站得确实是鸳鸯战袍的明军,只是一个个身姿笔挺,和他手下不太一样。
治下的小县,不给他这个巡抚开门,确实不好看。他交代了一声,按察副使徐从治上前沟通。
很快,城门打开了,但却不是迎接。
“啪嗒、啪嗒、啪嗒”
两支军队小步跑动,鱼贯而出,一支全是鸳鸯战袍,一支黑衣黑甲黑面具。即使在跑步,这些人依然队列整齐,横竖都成直线,止步后列成四个方阵,整齐得如同豆腐块。
山东何时有过这种强兵?
一名山文甲将官前来交涉,但未到赵巡抚面前,就吃了一个下马威!
“大胆!见了巡抚,为何不跪?!”
“甲胄在身,不能全礼,还望巡抚大人恕罪”
“脱了甲胄再跪!”
那些济南卫骄兵,本就吃了闭门羹,恨不得对面吃瘪
这军将索性抬起了头,他三十来岁,短络腮胡,脸上有个刀疤,斜着眼,扫视了一下全场
“就算脱了甲胄,老子也无需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