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明公当兴义兵

“别驾所言极是!”

有不少人站出来附和说道。

董扶的反应,涂晋早就预料到了,因为他当初返蜀,给涂晋提的建议就是,控制整个益州,然后厉兵秣马,然后坐等中原大乱,待时机成熟后,涂晋再起益州之兵北进关中。

当然,涂晋也觉得这个建议不错。

即使后来诸葛孔明的隆中对,也是让刘备占领荆州益州,然后休养生息,养精蓄锐,等待时机,然后平定天下。

但是——

就在众人支持董扶的言论时,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笑着出列道:“明公!”

此人名叫黄权,字公衡,阆中人士,现为益州主簿。

“明公!”黄权道:“属下以为,明公当兴义兵,共诛国贼......”说着,他淡淡一笑道:“如今董卓乱国,群雄争相讨伐,明公若安坐于蜀中,待伐董结束之后,明公当如何自处?”

“公衡何出此言?”周群疑惑的问道。

周群是益州长史,也是涂晋的师兄,他的建议,其实与董扶相同,那就是中原任其乱,待到时机成熟,坐收渔翁之利。

“我益州初定。”周群道:“何以出兵至中原?”

“还有,即使明公不响应群雄伐董?”周群看向黄权,疑惑问道:“又如何不能自处?明公乃益州州牧,守护益州是明公的本份,是否伐董,全凭自愿,况且伐董非是朝廷之命,明公何故非要从之。”

“呵呵!”

黄权淡淡一笑道:“董卓,何人也?”

“国贼耳?”

“现在董卓掌控朝局,霍乱朝纲,明公若按兵不动,岂非国贼羽翼乎?”

“黄公衡!”董扶顿时怒道:“董卓乱国,与明公何甘?汝怎可将明公与国贼同论之?”

“董别驾,稍安勿躁......”黄权道:“眼下群雄响应共诛国贼,明公却作壁上观,不为国家兴亡出力,与帮国贼何义?”

涂晋一直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听这些人争论。

黄权在历史上名气也不小,曾被益州牧刘璋征召为主簿,建安十六年,益州别驾张松建议刘璋迎接左将军刘备入蜀,协助讨伐割据汉中的张鲁。

黄权曾劝刘璋说:“左将军有骁勇名声,现在请他入蜀,想用部下之礼待他,则不能满足他之心愿;若以宾客之礼待他,则一国不能容下二位君王。如果客人有泰山般的安稳,那主人就会有累卵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