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鼓刚停,角落三把琵笆泼水般响起,三个十二三岁女学子齐齐斜头深吸一口气后手指猛然间重重切下琴弦。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世界,则国胜于世界,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
这胸词急曲一出,台下本来满脸轻视的岳麓书院山长梁光烈止不住正襟危坐起来,这是谁的雄文,没听过啊,难不成是朱由楝两父子手笔,不可能啊,他们这样的米虫会做什么锦绣文章,还有这曲,好像催促霸王乌江自刎的十面埋伏琵笆曲。
总归是他这个山长猜出曲名,其他人,包括堵胤锡也是第一次听闻如此悲壮急促的琵笆大鼓合奏曲。
一曲了了,换上来一帮七八岁的扎冲天炮发束小丫头,这些年前还是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丫头,现在一个个朝气蓬勃面色红润的在台上边唱边跳道:“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福大家过新年,我们唱歌我们跳舞,祝福大家新年好…”
而后是一群七八岁小男孩,这其中就有几个是上次抢肉的王府子孙,他们也是边蹦边唱:“门前大桥下流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
众人正觉得胡闹搞笑,接下来上台的是十几个大龄男女学子,悲壮的唢呐突然起了个特高的调门,其中站在女生前排那个女学生便是找过朱校长的钱梅花,钱梅花深吸一口气突然高唱道:
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儿哟,
三盏盏的那个灯。
哎呀带上了那个铃儿哦,
哇哇儿的那个声。
白脖子的那个哈巴儿哟,
朝南山的那个咬。
哎呀赶牲灵那个人儿哟,
哦过呀来了…
这是陕北民歌《赶牲灵》,陕北这会就有无数民歌小调,当时钱梅花报名试唱了个差不多韵味的小曲,朱慈灶刚刚好路过便按照后世腔调改成高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