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董卓还带来北方各族凑来的戎兵,要是没有一定的信任基础,北方各族可能答应借兵吗?仅是如此,就可以证明董卓对于太平道有多重要了。
况且说句不好听的,你诸葛亮什么身份,不过是一个近几年得了张角眷顾的文臣,此次享了滔天之幸,跳到四位帅臣头上当主帅就偷着乐吧。
还想让两位帅臣去死?
董卓、曹操跟着张角起事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个山沟沟里蹲着。
论资历,论功劳,论经验,凭什么让两位帅臣听你的?
这是诸葛亮内心担忧的冰山一角。
每个问题都是实际存在且不容忽略的。
诸葛亮犹豫了数日,才告诉二人自己的计划。
让诸葛亮没有想到的是,曹操、董卓二人丝毫没有犹豫,几乎是下一秒就点头同意了这个方案。
那天说的几句话,诸葛亮一辈子都忘不了。
......
火车轰隆,已到酒泉地界。
在一节火车车厢内,诸葛亮犹豫许久,还是咬牙对着董卓、曹操说道:“董帅,曹帅,亮有一计可逼西妖王母出手。”
董卓、曹操听闻此言,肉眼可见的喜上眉梢,开口说道,“孔明莫要再卖关子,快快说来。”
诸葛亮将自己内心谋划全盘托出,到了末尾补了一句,“此计若成,二位必死,若是不成,二位或许还有活命之机。”
“如果二位觉得此计不佳,那亮就再想想.......”诸葛亮低着头,还在说着,不料董卓一把握住诸葛亮的肩膀,兴奋说道:“妙计啊!孟德,你说是不是?”
诸葛亮诧异的抬起头,实在不知所措,机械式的顺着董卓这句话看向曹操。
没想到曹操跟董卓一样兴奋,“说的没错,这几天我想了好久,都没想出一个靠谱的计策,还得是读书人的脑子。”
“就凭我跟仲颖的分量,还有孔明说的以我二人为阵眼,二者叠加,就不信西妖王母不动心!”
看着董卓、曹操两人之间的欢声笑语,诸葛亮心里有些说不出来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