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习惯性辞职的刘伯温

在介绍朱元璋和陈友谅的宿命之战以前,还有一个人必须先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因为这个人是在朱元璋大战陈友谅之前得到的,而且有关这场宿命之战的一些决策,也是和这个人是分不开的,而这个人就是那位家喻户晓的,堪比诸葛孔明的刘伯温。

这位刘伯温原名叫做刘基,字伯温,原本是今天的浙江文成县,南田镇岳梅乡武阳村人。

刘伯温自幼就聪敏好学,《四书五经》无一不通,十二岁就考中了秀才,不过这个秀才可是货真价实的秀才,可不是陈友谅那种伪秀才。

后来刘伯温十四岁的时候就进去了当地的高等学府上学,十七岁以后,刘伯温就离开了府学,随后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程朱理学,并且也接受了儒家通经致用的教育。

公元1333年的时候,二十三岁的刘伯温就参了元朝的科举考试,结果一下就考中了进士。

刘伯温的这个进士,可是比后面范进中的那个举人要厉害多了,但是很可惜,因为当时的元朝已经开始兵荒马乱了,并且也是战火连连,所以当时的刘伯温就在家闲居了三年。

三年以后,也就是公元1336年,元朝政府才正式开始启用刘伯温,不过当时也就是让刘伯温当了一个正八品的县丞。

后来因为刘伯温当官的时候为民做主,所以也是得罪了很多的地方恶霸,结果最后刘伯温也是没办法,所以就辞职回家了。

刘伯温辞职以后就在丹徒过上了隐居的生活,后来到了公元1352年,因为徐寿辉攻陷杭州,在徐寿辉攻陷杭州之前,刘基便带着家人回到故乡。

回到故乡不久,元朝政府又二次启用了刘伯温,这次是让刘伯温去对方国珍进行诏安,但是刘伯温认为方国珍是朝廷的重犯,应该直接杀了拉倒,结果当时方国珍却贿赂了朝廷官员,所以最后方国珍不但是什么事也没有,反而当上了元朝的大官。

从此以后刘伯温对这个腐败的元朝已经是彻底的失去了信心,并且又一次的辞职回家。

直到公元1360年,刘伯温就被朱元璋请到了南京,并且朱元璋也开始重用刘伯温。

而刘伯温也是根据当时的情况,提出了让朱元璋避免两线作战的建议,并且针对陈友谅和张士诚等势力需要逐个击破,同时也建议朱元璋脱离了小明王韩林儿,并且让朱元璋以明为国号来建立自己的势力。

随后不久朱元璋就在刘伯温的谋划之下一举消灭了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势力,并且也一步一步的推翻了大元王朝。

等着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以后,刘伯温和李善长、胡惟庸等人就开始了党争。

但是刘伯温这个人非常的聪明,当时他就知道如果继续跟着朱元璋,那么自己恐怕也绝不会有好下场。

果然随后不久,李善长、胡惟庸等人就都被朱元璋给收拾干净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开国功臣也被朱元璋给全部的清洗干净了。

而就在朱元璋开始进行大清洗之前的公元1370年,刘伯温就已经被朱元璋封为了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

结果次年,也就是公元1371年这位堪比是诸葛孔明的刘伯温就衣锦还乡了。

直到公元1375年的时候,刘伯温重病,当时的宰相胡惟庸还带着朱元璋让御医给开的一副药来给刘伯温喝。

结果刘伯温喝了药以后就病的更加的厉害了,随后刘伯温带病又见了一次朱元璋,并且还想问问朱元璋这副药是什么意思。

结果当时朱元璋只是让刘伯温好好在家养病。

后来刘伯温临时之前,就把一本天文书交给了儿子,并且嘱咐儿子,等他死了以后,必须马上把这本书讲给朱元璋,而且以后不能再让后世的刘家子孙去学习这本天书上的内容了。

最后刘伯温还说,只要是胡惟庸等人失败以后,朱元璋才会想起来自己的好处。

最终刘伯温去逝,享年六十五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