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朱元璋朱雄英爷孙再相见

“并且这桥起码要能正常使用十几年。”

“所以爷爷和父王包括我在内。”

“从来都没有催促过工程的进度。”

“哪怕是北边瓦剌和帖木儿帝国的军报一封接一封的往京城送。”

“所以爱卿一定要知道这座桥对于大明来说,意味着什么。”

“也要知道你肩上担着的到底是什么样的责任!”

听到朱雄英的话 ,工部尚书立刻肃声 说道:

“臣对肩上的职责一日不敢或忘。”

“请皇孙殿下放心,臣一定会盯到大桥建成的最后一刻!”

朱雄英闻言点了点头。

原本还想再告诫一番。

但是以工部尚书的政治智慧和他对爷爷的了解。

即便自己不说,他心里也会明白这桥除了差错。

会有什么后果。

于是朱雄英便不再停留,带着朱镜静和朱英饶他们返回了金陵。

至于沈毅,朱雄英便把他留在这里,也算是一种实战的历练。

同时留下的,还有自己后来从格物学堂调来的一干格物学士子。

将来朝廷要修的桥河铁路肯定不止这一个。

也不可能指望工部尚书一个人就把这些活全都干了。

这种 现场观摩的机会,可不是谁都能够轻易得到的。

多学点,对他们将来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又经历了一番奔波之后。

朱雄英带着朱镜静等人返回了金陵。

到达金陵之后。

朱雄英龇牙咧嘴的在心中暗自发誓。

等到这条铁路修好之后。

自己一定要开始着手修建水泥路。

上次微服私访的时候,那坑坑洼洼的道路已经让给自己吃尽了苦头。

现在又来一次。

可一可二不可三。

朱雄英再也不想吃这样的苦了。

倒是朱英饶几个人,一路上的兴致依然很高。

再怎么说,这也是难得的出京城的机会。

能够见识到外面从来没有见过的风景。

和朱英饶只顾着玩乐不一样。

朱镜静可是实实在在的调查了一番北方的情况。

由于白糖生意早就已经做遍了大江南北。

所以在开封也有朱镜静开的铺子。

朱镜静也轻而易举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金陵这边相较于北方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