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再次笑着说道:
“看来,朝廷要增加一点东瀛的军事预算了。”
“毕竟看管这些倭人,可是要花费不小的力量的!”
整个石见银矿,支撑了好几个世纪的东南亚白银贸易。
哪怕是举东瀛全国之力,也要挖上个几十上百年。
所以看守力量绝对不能够忽视。
听到朱雄英的话,朱标点了点头说道:
“这一点,我跟你爷爷已经想好了。”
“马上就调集一批军户过去。”
“长期驻扎在那里,看守那些东瀛人。”
“如果可以的话,让他们的家人也一并搬迁过去。”
“这样他们才会安心。”
因为 朱雄英的出现,导致了大明经济的飞速发展。
原本应该出现的军户制度也就没有出现。
因为军户制度的出现,本质上还是因为钱的问题。
因为没钱,朱元璋就希望这些 将士们能够自收自支。
不用国家掏钱养活他们的同时,也能够为大明效力。
这样既解决了大明的财政问题,又没有耽误打仗。
简直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只可惜后来的历史事实说明,这条路是行不通的。
最起码在现在的大明是行不通的。
不过这一切都随着朱雄英的出现而发生了改变。
大明有钱了,就不再需要将士们自谋生路。
军户制度自然也就废弃了。
现在的大明军人已经是职业军人,完全脱产的存在。
而朱标的说法则跟后来的军户制度没有什么区别。
让这些士兵带着家属一起驻扎在东瀛,自成一体。
不过这话出口之后,便遭到了朱雄英的反对。
“父王不可,此事万万不能 这么做!”
“真要是这么做的话,只会为大明的将来埋下祸患。”
听到朱雄英的话,朱标和朱元璋不由得对视了一样:
“哦?此话怎讲?”
因为这件事并不是朱标一个人做出的决定。
是跟朱元璋两个人一起商量出来的主意。
原本以为是个很不错的法子。
但是让朱元璋和朱标都没有想到的是,朱雄英居然会如此言辞激烈的反对。
两个人对此很是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