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仪的事,不过是个小插曲。
众人沿着大路行进,速度也是快了起来。
看着道路两边的田地,到处都是忙碌的人群。这些人有的还穿着以前各族的服装,东一堆,西一群的。
一群羌人,匈奴人在耕田,怎么看怎么感觉有点滑稽。
诸葛亮微微点了点头,赵统在凉州大开杀戒的事,他是知道的。本来他是不赞同的,对于胡族应该攻心为上,这也是他南征定下的方略。
不过当时情况危急,自己没有更好的人选镇守凉州,只能相信他。没有想到,还真得被他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划地为郡,天下莫敢不从,这个有几分古人风采呀。
“伯虎,如今凉州粮草几何?”诸葛亮对马车外,陪护在一旁的赵统问道
如今已经三年了,凉州已经安定下来,早在一年前就没听到赵统镇压哪里的胡人。诸葛亮也是十分好奇,凉州现在的屯田情况。
“禀丞相,夏收已经开始,屯粮现在具体的数字不知道。不过之前是存粮2000万石,牛羊百万头!”
其实这些粮草还好是真实的数据,就是牛羊有点来路不正了,因为大多数是赵统抢回来的。
二千万石粮仓,足够十万骑兵吃一年的了(一匹马吃五个步兵的)。
“哈哈哈,好!”诸葛亮大喜道
看来赵统在凉州虽然发展商业,但是农耕并没有丢下。
另外,自己在关中屯田三年,也不过屯粮一千万石。当然了,两方的情况不一样。关中多是良家子,只需要正常交赋税即可,朝廷没有其他摊派。
凉州完全是赵统的一言堂,而且屯田多是军屯,或者军屯转民屯,上缴的比关中多。
而且屯田都是军事化管理,平时的表现跟待遇挂钩,没有偷懒的机会,所有人一心一意的屯田放牧。
这三年来,由于蜀汉实力的增强,东吴孙权屡屡在荆州增兵,战事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