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的族学内,董乐已经顾不上给四个学生教授课程了,给四小只留下各自功课后,匆匆返回到自己的住处。拿出的纸笔,董乐深深地吸了口气,慢慢的开始研磨手中的半块墨条,借着磨墨平复着心中激动的情绪。
等心情宛如古井一般平静下来时候,董乐才拿起一只毛笔,膏饱了墨。用最好的状态开始重新抄写《千字文》。
要说董乐的书法,虽说还有些匠气,但比穆建明的字要好出太多了。此前鄙视穆建明所写的字,是完全有那个实力的。
抄完一份后,董乐仍然觉得不过瘾,又接连抄了几份,董乐才搁下了笔,小心地收好抄写的几分《千字文》。
翌日,中正府里,穿着一身宝蓝色新儒袍的董乐,时隔近两个月第一次回到这里,沿途走过来自然受到了府中好友的热切问候。
只不过中正府里留守的几位中正有些皱眉。
无他。
刚刚发生的潘越犯讳事件,就是几个在沈兮瑶手下任职的儒生引起的。虽然事后沈兮瑶没有主动追究,可中正府也不得不做出了一定的姿态以做表示。
现在又来了一个在沈府上担任西席的董乐。中正们生怕因为这层关系,府中的儒生对董乐生出什么芥蒂,从而又闹出什么事来。
由于中正府里汇聚着从大魏各地集中过来的人才,所以会经常举办一些文会诗会,以便于这些人的以文会友。所以修建有几处景致不俗的园林。此前唐嵩等人宣传研究院的时候就是在其中的一处。
现在,中正府中最大的一处适合举办文会的地方,就被董乐占据了。
他以共赏一篇旷世齐文为饵,钓着几位好友,让他们帮着跑腿,把洛京中相识的,相知的,哪怕只见过一面的人全都请来。
董乐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办一场流芳后世的文会。
随着时间的流逝,中正府中要诞生一部旷世奇文的消息,越传越广。一传十,十传百,得到消息的人也就越来越多。最后不仅是中正府中的儒生和几位中正,就连太学中的学生、博士、祭酒也有不少得到消息,匆匆赶来。
见人来的也差不多了,董乐捏着合在一起的折扇上前几步。
“诸位,诸位!在下知道,以在下的微末学识,根本无法请动诸位,尤其是几位中正以及几位祭酒拨冗前来,在下惶恐。”
说完董乐一躬到底。
听着董乐的发言,人群也逐渐安静下来。
“昨日在下得到一篇奇文。我知以我之能,只能是明珠蒙尘。故今日托几位挚友邀请诸位,共赏奇文,以传天下。”
“笑然兄,你说的奇文到底如何?”
人群中有人问道。
董乐从袖中取出抄写的那几份《千字文》,双手托着,恭恭敬敬的奉给几位中正以及太学的祭酒。
然后,董乐“唰”的打开折扇。
看着董乐的帅气的动作,以及轻描淡写间显出的潇洒与不羁,几乎所有人眼前都是一亮。紧盯着董乐手中的折扇。比起什么奇文,他们的兴趣显然全在这折扇上。
董乐也猜到人们的想法,只是董乐也不在意,轻摇着折扇缓缓开口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董乐一开口,人们便不再注意董乐手中的折扇了,全都被董乐所吟诵的容吸引住了。而且随着董乐的诵读,众人无不被音韵以及内容所吸引。
拿到董乐抄写内容的几人不自觉的纷纷起身,随着董乐的声音,也一起开口诵读起来。
诵读的内容还在继续,董乐抑扬顿挫的声音在场中飘荡,展示着气势最雄浑的一段。
“晋楚更霸,赵魏困横。假途灭虢,践土会盟。”
时间流逝,《千字文》逐渐进入尾声,董乐的声音也开始低缓起来,直至董乐说完最后两句。
“孤陋寡闻,愚蒙等诮。谓语助者,焉哉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