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兮瑶正带着芸秀把空地清理出来,并且在几座帐篷周围洒下驱虫避蛇的药物。
那位叫魏溢的高手则拎了根钓竿,到不远的颍河钓鱼去了。
放下柴火,杨霖走到沈兮瑶近前。
“柴火找回来了,还有什么事需要做的。”
沈兮瑶拍了拍手上的药粉。
“没有什么了,殿下暂时休息休息。一会儿等魏叔回来做些吃食便是了。”
说话间,一股不知名的小调便由远而近的传来,高手扛着鱼竿摇头晃脑的走回来了。
杨霖和沈兮瑶对视了一眼,莞尔一笑,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
啪、啪、啪的声音不断传来。二人扭头看去,吕阳宾正拿着火石火镰准备生火。火星倒是乱蹦,可火就是着不起来。
“芸秀。”
沈兮瑶只喊了一声,芸秀便明白沈兮瑶的意思。走到吕阳宾跟前,芸秀从腰间取出一根手指长的细竹筒。拔开盖子,对着露在外边的部分一吹,通红的火头儿,便亮了起来,同时一股有些呛人的燃烧艾草的味道也传了出来。
“呐!”
芸秀将竹筒递给蹲在地上的吕阳宾,又看了看柴堆。示意他接过去点火。
“这又是何物?”
杨霖在不远处看到,惊奇的问道。
“取灯儿。”
沈兮瑶轻声答道。
芸秀手里的自然就是火折子,或者说是最古老的火柴。
起这名字的当然不是沈兮瑶,而是恶趣味满满的穆建明。这也是穆建明安排研究院紧让做出来的。
只是在没有棉絮和红薯藤的情况下,研究院中的工匠用火绒和艾草为原料,加以硫磺、磷、松脂等物做出的引火之物。
“研究院中好东西可真不少啊!”
杨霖闻言赞叹道。
吕阳宾现在也顾不上生火了。像得到了玩具的孩子一样,好奇的打量着手中的火折子。然后跟个二傻子似得脸上带着憨傻的笑容,合上盖子等火折子的火头变成暗火后,又拔开盖子吹口气把火折子吹亮,再重新合上盖子继续等待,循环反复数次仍是乐此不疲。
杨霖捂着脸不忍直视,实在是想不到平时挺精明干练的一个人,为何会如此丢人现眼。
沈兮瑶一副看好戏的表情,轻掩口鼻嘿嘿直乐。
最后还是芸秀看不过眼,踢了踢还蹲在地上玩的不亦乐乎的吕阳宾。
“还不快些点火等什么呢?”
吕阳宾这才如梦初醒一般,抬头看了芸秀一眼,陪着笑道:“哦哦哦,这就点火,这就点。”
说完,又再次吹着火折子点着篝火后,有些不舍地把火折子还给芸秀。
芸秀傲娇的轻哼一声,重又把火折子揣回腰间。从魏溢手中接过钓竿竹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