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兴安呵呵笑道:“不急不急,一个一个的来。”
说着随手点了一个起身的儒生。
“你先吧。”
那儒生感激地行了一礼,问出自己的问题。
周兴安点点头,对旁边的另一个老者说道:“翰辞兄,你尤其擅长春秋,不如此题由你来解答。”
坐在最边上的一个老者,笑呵呵地起身。
“也好,老夫就讲一些拙见。”
这个环节极受普通儒生喜欢,而于杨霖、穆建明而言没那么大吸引力。
杨霖是不需要,穆建明是不懂。甚至这些儒生引经据典所提的一个个问题,穆建明听都没听过。
过了好一会儿,终于有人提出了一个穆建明能听懂的问题。
“几位先生,观之日月皆为圆盘,又因日月围绕大地运行。天似盖笠,地若棋坪,便有了天圆地方之说。去岁时,南楚之人在太学中也宣扬天体转动,大地静止。可为何沈常侍却说大地也是转动的,甚至当场证实了这件事。”
“这……”
四名老学士都皱起了眉头。
这个问题算是说得了几人的知识盲点上。一时之间谁都不知该如何回答了。
“不错,这位仁兄说言不假。当时南楚的几位大儒确实提出这一说法。太学的山长和几位祭酒都无法驳斥,甚至就连司天监的官员也无法给出解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幸得沈常侍出手,解决了这个问题。所做之事我等亲眼所见。甚至等回到太学后,有人照着沈常侍所做,重新做了一次,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大地是转动的。”
一名太学的学生起身说道。
场下的儒生开始议论纷纷。不少人没听过这件事,听这两人说的事情根本不知道,连忙相互打听起来。
周兴安嗯了一声,据实相告。
“这个问题却是超出我等的几人的学识。若是胡言一通,怕是以谬传谬误了你们。若有机会,你们或可去洛京请教沈才女,看她是如何回答的。”
穆建明点点头。
这老头儿的胸襟气度不错,不懂就是不懂。并没有维护颜面乱说,更没有对这名儒生训斥强行挽尊。
那名发问的儒生遗憾地点点头。手刚搭起来,准备行礼答谢。人群中却传来一道声音。
“因为脚下的大地,也如日月一般,是个不停旋转的。”
穆建明顾不上杨霖等人惊愕的目光,在全场儒生惊愕的目光中,不紧不慢走到场中,继续说道:“你既然看到日月是一个圆盘,那么大地为何就不能是呢?”
那名儒生低头思索了片刻,豁然开朗。
“对啊。大地为什么就不能是圆的呢?”
穆建明呵笑一声。
“其实把它说成是一个圆球更为合适?”
一句话把所有人都说懵了。
说是圆盘还好理解,人都可以站在圆盘之上。可说成圆球就不好说了。难道自己所处的地方永远是向上不动的吗?
可是沈常侍已经验明了大地是转动的。那等自己这边转到向下时,自己为何不会头下脚上?
穆建明早就料到他们会想到什么,巡视一圈,从桌案上拿起一颗大梨。
“诸位,这就好比我们所见的日月,它本身就是一个圆球,只是在我们看来,只能看到它的一个呈现圆形的轮廓,所以才觉得它是圆盘。这么一说,大家是不是就能明白。”
不少反应快的已经在点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