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唐轶回京

北魏武侯 青山隐影 1976 字 6天前

杨恪看着风尘仆仆连家都没顾得上的回的唐轶,不禁有些动容。

“唐爱卿瘦了。这几个月一直奔波,甚为辛苦,朕都记在心里。”

“多谢陛下关心。为大魏臣死也愿意。”

杨恪闻言,深深地出了口气。

“来人赐坐。爱卿和朕坐下说。”

“谢陛下”

唐轶也不客气,真的一屁股坐在一只绣墩上。

“爱卿此番离京,一路上情况如何。”

“陛下,臣此次辗转豫、冀、并等州的石炭和铁矿,终于将沈常侍所研制的轨道车在各个矿区推广开来。陛下是没有见到,有了那轨道车,开采出的矿石比原来翻了有一倍还多。因为没有那么多的炉来冶炼,现在各矿山的矿石都堆积出来了。”

“那该如何?要不要将矿山上的劳役减少一些?”

“陛下,万万不可。”

唐轶有些急道。

“就算堆着也有用,万不可不能减少劳役。”

杨恪点点头。

“那你细细说来。”

唐轶拱手称是。

“陛下,矿山上使用的轨道车是以铁轨铺就。这东西消耗的铁量极为巨大。微臣在想,能不能在平地上也修建一些轨道车,尤其是在一些军事重镇之间修建轨道,一来可以消耗掉多余的铁料,二来也便于军资军队的运输。”

“还能运输军队?”

杨恪大奇。

“怎么不能?既然沉重的矿石都能运送,人为何不行。就算我和工部诸公做不出来,可是还有沈常侍呢。我以为她一定有办法。”

说道最后,唐轶的脸上怎么也压不住算计了沈兮瑶后的兴奋。

杨恪想了想,点点头。

“爱卿所言有理。沈县子确实是有大才的,若非如此朕也不会将她一个区区女子,封为子爵了。”

唐轶犹豫了一下,张了张嘴又把话咽进肚子里。

杨恪看见唐轶的神情,道:“爱卿有话不妨直说,难道爱卿也认为朕对沈县子的封赏过高了吗?”

唐轶听了杨恪所说摇摇头。

“当初臣看到邸报时,也觉得陛下对沈常侍太过了,相信现在也有不少官员这么认为。然而通过推行轨道车一事,臣以为沈常侍的封赏轻了,陛下应该给她封侯的。可再想想她的年纪和她的身份。这子爵确是刚刚好。”

杨恪呵呵一笑。

“爱卿所言,朕心甚慰。爱卿怕是还不知道,今年城中的菜价比之往年下降了有两成多,不少百姓都能吃的起蔬菜了。”

“哦?此事难道又与沈常侍有关?”

“那是自然。洛川县令马鸿堂上报了一封奏章,其治下有一个村子,用村中一半以上的土地栽种了格式蔬菜,还养了鸡鸭猪鱼。这才是六月,村里百姓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去年一年。这一切也都是沈兮瑶的布局。还有一事,爱卿一定想不到。城中蔬菜价格下降了,而贩卖蔬菜的商贾,收入非但没有减少,还增加了一些。”

闻言,唐轶想了想道:“那意味着城中的蔬菜供给还是不够。”

“当然,那马鸿堂就上奏表示要把那个村子的模式,在他的治下推广开。朕以为值得一试。”

“陛下英明。”

唐轶恭维道。

杨恪哈哈大笑,又想起了什么。

“唐爱卿怕是还不知道沈常侍又做了什么吧?怕是你会大吃一惊的。”

唐轶指了指外面。

“陛下说的是不是图书馆那里的起重机?我在离开京城之前已经听说研究院正在做一些大型的机械和车辆。那起重机就是其中之一吧,刚刚微臣路过已经看到了,确实要比人工实力方便一些,可也这也不至于让微臣吃惊吧。”

杨恪笑吟吟的道:“看来,爱卿还不知道,我也先暂时不说,等爱卿亲眼去看见了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