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闲来无事

大晋狂人 旅团长 1913 字 12天前

“嗯……那个和尚甚是慈善,他说我与佛有缘。”

“我靠,又是这句!见了谁都说有缘!”冯雁不忿。

“师傅,不过徒儿觉得老和尚之言倒也有些道理。他说勿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此乃谬论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到了何种阶段便应做何种之事,孩童应茁壮成长,少年应潜心修学,青年应奋发有为,中年则中流砥柱,老年随心所欲可不逾矩,想学佛那就等你活到七十岁再学。过几日随我去太学学宫!”冯雁固执地认为,万一被老和尚说动出家当了和尚,那小曲子一生算是毁了。

“嗯,师傅之言更为有理。”麴瞻频频点头。

“好徒儿,这才像话!”冯雁大感欣慰。

“师傅,徒儿如此乖巧,可否品尝香烟的味道?”

“你小子,原来还想着这玩意!”冯雁一把抓住麴瞻的胳膊,摁到就揍!

……

划行五十余里,只见前面一座巍峨的山脉呈现眼前。

“秦岭!”冯雁惊叹一声。

秦岭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主峰太白山海拔三千多米,介于关中平原和南面的沔水(汉江)谷地之间,是嘉陵江、洛水、渭水、沔水四条河流的分水岭。东西绵延四百余千米,南北宽达百余千米。不过,广义的秦岭,远不止这些。

秦岭林木茂盛,山高坡陡,谷地深邃狭窄,山顶石峰林立,奇峰突兀,气势磅礴,千姿百态。形势极为雄伟,自古以奇险峻拔着称于世。

记得,秦岭还流传着一句话,“八百里秦川,十万古墓”,从黄帝陵到靖陵,从天子贵胄到王公大臣,似乎所有人都相信“中华龙脉”的传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中华龙脉源于西北的昆仑山,向东南延伸出三条龙脉。

北龙从阴山、贺兰山入三晋,起太原,渡海而止。

中龙由岷山入关中,至秦岭入海。

南龙由云贵、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

每条大龙脉都有干龙、支龙、真龙、假龙、飞龙、潜龙、闪龙等小脉。

大龙脉总体走向均为由西往东到海为止,有的则延伸至大陆外的岛屿。

《都天宝照经》云:“一代风光一节龙,节数多时富贵久。”从龙脉每起一峰过一峡即为一节,即主一代风光。若以此来判定,中国历史上时间短的朝代,莫非是龙节不足?

众人抬眼望向秦岭,均惊叹出声。

“哇,气势不凡!”

“好高啊。”

“如此险峻?”

……

又前行了数里,驶进山脉,只见快舟两侧,峡谷、宽谷相间,水流更加清澈湍激,两岸山势奇伟,景色秀丽。

到了一处浅滩,将快舟停至岸边,众人皆下船欣赏起来。

麴瞻与春苗欢跳地走在前面,不时咋咋呼呼惊叫不止。

“好漂亮的石头。”春苗弯下腰,兴高采烈地捡拾着河床边的小石块。

“师傅,你看,飞过去一只大鸟。”麴瞻也欢叫道。

“此地甚是雄壮啊。”爷爷捡起一根木棍,边走边感叹着。

郭赖子等人做侍卫已久,又经冯雁调教,此刻无心观赏风景,而是手持兵器谨慎地观察着四周以防险情发生。

众人正在闲逛,突然,侍卫温二牛大叫一声:

“注意!前方有一怪物!”

众人闻言望去,只见前方竹林中确有异常响动,并发出“吱吱”之声。

“看见何物?”冯雁沉声问道。

温二牛继续盯着前方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