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序暗自思付一番,心想:“此人既然写书信透露军情,那自然是晋国的细作无疑,自己心向晋廷,看来应与此人多多联络才是。
朱序笑了笑直接坦言道:
“冯小兄,不瞒你讲,我朱某人虽在秦国,但日日思念故土,如有机会定要回去!”
冯雁眼睛一亮赞许道:
“好!朱大人真是有气节之人!以后你我可互通款曲,待时机成熟,一同返回故土。”
“互通款曲?可是相互联络之意?”朱序不解道。
“对,就是这个意思。”
“冯小兄言语真是古怪,何方人士?”
冯雁苦笑一声随口答道:
“并州人士。”
“哦,我乃义阳平氏(今河南省桐柏县)人。冯小兄,你可知我母亲的去向?”
冯雁回忆了一下史书答道:
“韩夫人在襄阳攻破之日化妆成百姓逃走了。”
“哦……甚好!甚好……”朱序说着说着,双眼开始红润。
“放心吧,韩夫人还健在。”冯雁拍了拍朱序的肩膀以表安慰。
冯雁与朱序一番谈话没有了任何间隙,二人颇为欢畅地聊了半天。临行时冯雁想起修路一事,于是调侃道:
“老朱,记得拨点款项,本县令要修路。”
“冯小兄,为何如此勤政?”朱序不解道。
冯雁看了看四周,指向南方故作神秘道:
“那边的要求。”
“何意?”朱序还是不解。
“一位长者要求冯某人呆在秦国,当得官越大越好,因此要勤勉做事才行。”
“哦……明白!”朱序也跟着神秘一笑。
顿了顿,朱序接着问道:
“需要多少钱银?”
冯雁心中好笑遂狮子大开口道:
“五百万钱!”
“啊?不可!本人无此权限。”
“那就二百万钱。”
“不可!”朱序很为难地说道。
“老朱啊,你怎如此吝啬?”冯雁一脸不屑。
朱序咬了咬牙,仿佛豁出去了般说道:
“最多一百万钱,再多就没有了。近些年粮食欠丰,天王苻坚要求节约用度,即便是官员的俸禄也减免不少。”
冯雁闻言大喜,一百万钱用在泾阳县足够了。
“好吧,尽快拨款。”冯雁一脸平静道……
临行时朱序嘱咐道:
“此款项需拨给京兆尹府,然后由京兆尹府拨至你县,此乃规矩不可破之。”
“嗯?那岂不是雁过拔毛?别人肯定截取一部分!”冯雁大为不满道。
朱序很为难地摇了摇头说道:
“此乃秦国制度,不可不遵循也。冯小兄可知会府尹慕容垂,也许有用。”
冯雁缓缓点了点头便拱手告别。
朱序一直把冯雁送到门口这才返身。那名阻拦冯雁的侍卫看在眼里暗自惊奇,堂堂三品大员怎会送一个县令到门口?
到了京兆尹府再次拜见慕容垂,冯雁直接明言了款项一事,让冯雁高兴的是,慕容垂并无为难,很爽快的答应分文不取,全部转拨至泾阳县。
冯雁满意离去。
看着冯雁离去的背影慕容垂暗感惊讶。
“此子真是不凡!竟然要到一百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