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你想为你家小郎谋个差事?”
一位身材肥硕的中年男子,身穿锦衣绸服,面前放着一个精致木盒,里面装满了钱银与珠宝。此人一脸媚笑,正跪于地面看着上首处的太守大人。
“嘿嘿,大人明鉴!我朱某人膝下只有这么一个儿郎,整日游手好闲不求上进,如此下去定会荒废一生。”
冯雁好笑道:
“听说你是好畤县有名望的商贾富户,为何不让你家儿郎跟着你做买卖?”
朱耳旦闻言再次磕头道:
“大人有所不知,商贩地位低下被人歧视,怎比为官来的尊崇?些许钱财不成敬意,望大人笑纳。”
“哈哈哈……”冯雁实在憋不住,放声大笑起来。
自到大秦国为官以来,这是第二十个前来贿赂自己的人,对付这些人,冯雁往往是一个大嘴巴直接扇过去。不过眼前这位,冯雁曾有听闻,是一位喜欢读书的商贾,尤其喜欢舞文弄墨。
从怀中取出一块绢布,慢慢地打开,豁然出现一本经书,这是书圣王羲之给自己写的《道德经》,一直放在身上研读,说是研读不如说是欣赏书法。
冯雁给朱耳旦看了看署名,朱耳旦立即惊叫道:
“此……此为晋朝那位右军大人所写?”
“咦?你知道王羲之?”冯雁好奇不已,没想到在北地竟有人知道王羲之的大名。
“听闻右军大人乃当世书法大家,天下谁人不知?”
“哦……”冯雁一脸喜色地应道,自己的忘年交知己王书圣被世人所知,冯雁也感到很高兴。这个时期不比后世的繁盛世界,人们首先考虑的是饥饱问题,寻常人很少有闲心关注文人墨客之事。
本来,冯雁想逗弄此人一番,再一巴掌扇出去,既然知晓那位好友,那就从轻发落吧。
“你可知这本经书的价值?”冯雁凝目望去。
“哟,此乃无价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