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猫妖老太

他在村子里四处寻找可以投宿的人家,不知不觉间来到了曾经猫妖老太的住所附近。那所房子早已荒废,周围杂草丛生,透着一股说不出的阴森。就在他路过那片废墟时,突然听到一阵若有若无的猫叫声,声音中似乎带着一丝熟悉的哀怨。外乡人停下脚步,心中涌起一丝好奇与不安。他循声望去,只见废墟中隐隐约约出现了一个模糊的身影,像是一位弯腰驼背的老太,身边还跟着一只黑猫。

外乡人心中一惊,他想起了之前听闻的猫妖老太的传说。但他毕竟是个见过世面的人,不愿轻易相信鬼神之事。他鼓起勇气,慢慢走近那个身影,想要看个究竟。当他走近时,那猫妖老太缓缓抬起头,露出一张满是皱纹且扭曲的脸,眼睛里闪烁着诡异的光芒,与之前被道士消灭时一模一样。

外乡人惊恐地后退几步,但他很快意识到不能就这样慌乱。他在心中默默念起自己所学的一些辟邪咒语“北斗神咒”,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猫妖老太却没有立刻发动攻击,她只是静静地看着外乡人,仿佛在审视着他。

“你是谁?为何来到此地?”猫妖老太的声音沙哑而冰冷,如同来自地狱的低语。

外乡人颤抖着回答:“我只是路过的旅人,想在此借宿一晚。”

猫妖老太冷笑一声:“借宿?这村子可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外乡人强装镇定地说:“我听闻此地民风淳朴,不知为何您会这样说?”

猫妖老太眼中闪过一丝愤怒:“民风淳朴?那都是假象。当年我在这世上受尽苦难,无人问津,死后还被那道士苦苦相逼。如今,我要让这个村子付出代价。”

外乡人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知道必须想办法阻止猫妖老太再次作恶。他一边与猫妖老太周旋,一边悄悄观察周围的环境,寻找可能的弱点或逃脱的路线。突然,他发现地上有一些散落的石灰粉,这是之前村民用来修缮房屋留下的。他心生一计,趁猫妖老太不注意,迅速蹲下身子,抓起一把石灰粉,朝着猫妖老太和黑猫撒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石灰粉撒在猫妖老太和黑猫身上,发出一阵滋滋的响声,它们痛苦地尖叫起来。趁着这个机会,外乡人转身朝着村子的中心跑去,他希望能找到村里的祠堂或者其他有神圣气息的地方躲避。

猫妖老太很快从痛苦中恢复过来,她愤怒地咆哮着,带着黑猫追了上去。外乡人在村子里狂奔,他大声呼喊着村民们的名字,但此时村民们都紧闭门窗,不敢出来查看。外乡人感到一丝绝望,但他没有放弃。

他终于跑到了村子的祠堂前,用力推开祠堂的大门,冲了进去。祠堂里供奉着祖先的牌位,弥漫着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外乡人躲在一个角落里,紧张地注视着门口。

猫妖老太和黑猫追到祠堂门口,却停了下来。它们似乎对祠堂里的神圣气息有所忌惮,但眼中的怨恨却丝毫未减。猫妖老太在门口徘徊着,试图找到进入的方法。

外乡人在祠堂里四处寻找,希望能找到一些可以用来对抗猫妖老太的东西。他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把尘封已久的古剑,剑身上刻着一些奇怪的符文,这些符文形似“天地玄黄符”的简化版,虽威力不及原版,但也蕴含着强大的灵力。外乡人拿起古剑,感觉到一股强大的力量在剑身上流动。他握紧古剑,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猫妖老太在门口等得不耐烦了,她指挥黑猫先进祠堂试探。黑猫小心翼翼地走进祠堂,朝着外乡人扑了过去。外乡人举起古剑,迎向黑猫。当古剑与黑猫接触的瞬间,一道耀眼的光芒闪过,黑猫被弹了回去,重重地摔在地上。

猫妖老太见状,亲自冲进了祠堂。她与外乡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外乡人挥舞着古剑,剑身上的符文不断闪烁着光芒,每一次挥动都能给猫妖老太造成一定的伤害。但猫妖老太的力量也不容小觑,她的爪子锋利无比,几次险些抓伤外乡人。

在搏斗的过程中,外乡人发现猫妖老太的攻击似乎有一定的规律。她总是先向左虚晃一招,然后从右边发动致命一击。外乡人识破了她的攻击模式,开始有针对性地进行防御和反击。他瞅准一个机会,一剑刺向猫妖老太的胸口。猫妖老太躲避不及,被古剑刺中,发出一声痛苦的惨叫。

然而,猫妖老太并没有被彻底打败。她突然施展出一种诡异的法术,整个祠堂开始剧烈摇晃起来,牌位纷纷掉落。外乡人站立不稳,险些摔倒。猫妖老太趁机扑向外乡人,将他压在身下。她张开血盆大口,露出锋利的牙齿,朝着外乡人的脖子咬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外乡人用尽全身的力气,将古剑向上一刺,正好刺中猫妖老太的咽喉。猫妖老太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外乡人,随后身体开始逐渐消散。那只黑猫看到猫妖老太被打败,转身想要逃跑,但被外乡人用古剑斩断了尾巴,它惨叫一声,消失在了黑暗中。

外乡人疲惫地躺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他知道,这一次他彻底打败了猫妖老太。经过这场磨难,村子再次恢复了平静。但村民们也意识到,他们不能再对那些古老的传说掉以轻心,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尊重每一个生命,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而那位勇敢的外乡人,也成为了村子里的英雄,他的故事被村民们口口相传,成为了这个村子新的传奇,时刻提醒着人们,善恶终有报,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时光悠悠流转,山村在猫妖老太事件后又平静地度过了数十载春秋。当年的外乡人早已离去,只留下他的英勇事迹在村民们的茶余饭后被反复传颂,成为了吓唬孩童、使其乖乖听话的绝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