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岐山地震:伯阳甫的预言与西周的命运

幽王醉眼朦胧,满不在乎地挥挥手说:“不过是些小股势力,让边关将领自行处置,别来烦本王。”

然而,犬戎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他们暗中经过长时间的精心筹备,集结了大批精锐军队,向西周发动了大规模的猛烈进攻。

幽王得知消息后,顿时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地下令点燃烽火台,向诸侯们紧急求救。但由于此前幽王多次烽火戏诸侯,诸侯们都以为他又在故技重施,戏弄大家,竟没有一个诸侯率兵前来救援。

犬戎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如狂风暴雨般迅速兵临镐京城下。幽王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敌军,心中充满了恐惧与懊悔。他这时才如梦初醒,想起了伯阳甫的预言,痛心疾首地喃喃自语:“悔不该不听伯阳甫之言,如今竟落到这般田地。”

褒姒在一旁,也是花容失色,眼中满是绝望,颤抖着声音问:“大王,如今我们该怎么办啊?”

幽王无奈地摇摇头,咬着牙说:“事已至此,唯有拼死一战了。”

然而,西周的军队早已军心涣散,面对犬戎的凶猛进攻,根本毫无还手之力。镐京城很快便被攻破,幽王带着褒姒和少数亲信,狼狈地仓皇出逃。

在逃跑途中,幽王一行不幸被犬戎军队追上。犬戎首领看着狼狈不堪的幽王,仰天大笑:“幽王,你也有今天!”

幽王怒目而视,却毫无办法。最终,幽王惨遭犬戎杀害,褒姒也被掳走,从此下落不明。西周王朝就此覆灭,伯阳甫的预言不幸应验。

多年后,一位年轻的学者在整理古籍时,看到了关于岐山地震和伯阳甫预言的记载。他感慨万千,对身边的学生们语重心长地说:“西周的灭亡,固然有天灾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幽王的昏庸统治所致。伯阳甫的预言,并非迷信,而是对当时社会状况和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这警示着我们,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必须要以民为本,顺应天道,否则必将走向灭亡。”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一位少年躺在床上,听着祖父讲述西周的故事。“爷爷,那伯阳甫最后怎么样了?”少年满怀好奇地问道。

祖父轻轻抚摸着少年的头,和蔼地说:“伯阳甫虽然被幽王关进大牢,但他的预言却流传了下来。他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只可惜幽王没有听从他的劝告。孩子,你要记住,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要从过去的故事中吸取教训。”

少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在心中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做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而关于岐山地震和伯阳甫预言的故事,也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流传,警示着一代又一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