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看着防风氏,心中的怒火越来越旺。他知道,若不借此机会树立自己的权威,今后将难以服众。“来人,将防风氏拖出去斩了!”
会盟场上顿时一片哗然,诸侯们都被大禹的决定惊呆了。“大王,三思啊!防风氏乃一方诸侯,不可轻易斩杀。”一位诸侯上前求情道。
“是啊,大王,或许防风氏真有苦衷,还望大王从轻发落。”其他诸侯也纷纷为防风氏求情。
但大禹心意已决,他不为所动。“本王已经决定了,任何人触犯了我的威严,都将受到惩罚。今日若不斩防风氏,日后如何服众?”
防风氏听到大禹要斩他,心中惊恐万分。“大王,饶命啊!我知道错了,今后一定听从大王的号令。”
但一切都已经太晚了,两名士兵上前,将防风氏拖出了会盟场。不一会儿,只听一声惨叫,防风氏的头颅被砍了下来,鲜血染红了大地。
会盟场上一片寂静,诸侯们都被大禹的果断和威严所震慑。他们知道,从今往后,再也不能轻视大禹的权威了。
“诸位爱卿,今日之事,希望你们引以为戒。”大禹扫视着台下的诸侯们,说道,“今后,我等要齐心协力,共同治理天下,让百姓们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诸侯们纷纷跪地,高呼:“我等愿听从大王的号令!”
涂山之会后,大禹的威望达到了顶峰。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以及在涂山之会中树立的权威,成功地统一了各部落,建立了夏朝,成为了夏朝的第一位君主。
而防风氏被诛的消息,也传遍了四方。人们在为防风氏的死感到惋惜的同时,也对大禹的威严心生敬畏。
在防风氏的部落中,百姓们得知首领被大禹斩杀,心中悲痛万分。他们纷纷聚集在一起,商讨着为防风氏报仇的事情。
“我们不能就这样算了,一定要为大王报仇!”一位年轻的勇士愤怒地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是,大禹王如今势力强大,我们岂是他的对手?”一位老者担忧地说道。
“难道我们就这么忍气吞声吗?”另一位勇士不甘地说道。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的时候,防风氏的儿子站了出来。他名叫防风烈,年仅十八岁,但却长得高大威猛,英勇不凡。
“父亲的仇,我一定要报!”防风烈坚定地说道,“但我们不能盲目行事,我们要等待时机。”
于是,防风烈带领着部落的百姓们,表面上臣服于大禹的统治,暗中却在积蓄力量,等待着报仇的机会。
时光荏苒,转眼间过去了数年。这一天,大禹决定率领大军出征,讨伐一个叛乱的部落。防风烈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大喜,他认为报仇的机会终于来了。
他召集了部落中所有的勇士,准备在大禹出征的途中进行偷袭。“兄弟们,今日就是我们为大王报仇的日子!我们要让大禹知道,我们防风氏不是好欺负的!”防风烈慷慨激昂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