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各方状况

但是到了现在,这一套似乎不灵了,数年前,草原上有几个部族的势力飞速膨胀,现在都是独霸一方的军阀。晋国想要故技重施,挑拨周围弱小的部族联合起来掀翻这些军阀,却被军阀们靠着体量的优势,在小部族整合起来之前各个击溃。

连续几次的失败下来,晋国在草原上就没有代理人可以和这些军阀对抗了。北方的阴云日渐变得沉重,晋国首当其冲,无法再置身事外,于是发兵北进,鏖战数载。

草原人在马背上出生,马背上长大,骑兵的水平自然是他人难以匹敌,就算是罗慕路斯的骑兵军团,遇到草原上的精锐勇士,也要掂量掂量代价。

作为草原人的千年宿敌,晋国对这一点也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们对付草原人骑兵的方式,是步步为营。

与以往不同,草原人现在的战斗更加讲究策略,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晓得无脑冲锋,几次组织严密的进攻很快将晋军打得找不着北。

这样的局面,直到晋国完全动员起自己的战斗潜力,三十万大军在草原各处要塞安营扎寨,才恢复了过来。

草原和晋国的战斗还在继续,但草原人不能没有获取物资的渠道,这也是为什么哲别会出现在柔然的原因之一。哲别的部族正是因为缺少物资,作为部族长的他才不得不亲自出马开辟新的商路。

找其他的贸易伙伴,这是一条路,还有一条路,就是重操旧业,干回自己的老本行:抢劫。

南下的路被晋国堵得死死地,西边是罗慕路斯的势力范围,虽然不是不能抢,但要谨慎,不能大规模地抢,偶尔打打秋风可以,然而对于草原来说是杯水车薪。

东边的倭人倒是个不错的贸易对象,奈何距离太远,远水解不了近渴。

剩下的选项,除了西域,唯有大西国一条路了。

大西国贫瘠不假,却也是相对来说的,跟草原的游牧民族纯粹看天吃饭相比,有一块田地,每年稳定输出一定量粮食,就足够草原人羡慕了。

而且汉人有个特点,再穷,穷的也只会是老百姓,那些达官显贵,是穷不到哪里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