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水土养人,飞阁流丹,阆苑琼楼,骚客文人,举子书生。
可若要提起那清流名门,便不得不说说平江顾家。
一门三进士,百年一探花。
讲的便是武宗元启年间,顾氏三兄弟一榜同中进士,其中嫡次子顾鸿霖年仅十八便高中探花,成为南楚自开国以来最年少的鼎甲。而后便是一路高升,又娶了那正远侯嫡女谭氏,不满而立便位列九卿。
人人皆道顾家玉树兰芝,往后自然前程似锦,步步高升。
可偏武宗晚年宠幸妖妃,暴虐寡德,一言不合便大肆屠杀朝中官员,顾氏兄弟上书谏言,无一不被抄家灭门,唯顾鸿霖明哲保身方才逃过一劫,却也难逃贬谪,不得不安于一隅,而后不久便郁郁而终,自此顾氏没落,再无人提及。
如今顾家家主乃是顾鸿霖长子,苏州同知顾怀宇,崇德年间进士出身。
顾怀宇为承其父遗志,赴京赶考三次方才得中二甲,在其母撮合下娶了那永信伯府的嫡女萧如墨。
可在京都没待几年,便因两党党争之事被迁往苏州为官,自此除过朝贺年岁,未曾踏入京都半步。
顾怀宇自知仕途无望,便将阖家的希冀都寄托在自家侄儿顾望城身上,只盼这位苏州城内有名的少年天才能够再登三甲,重振顾氏荣光。
顾望之听着父亲又开始捋着胡须讲述当年种种,困得直点头,手中的笔墨一个不慎便糊了一脸。
“父亲,七弟弟又犯困了。”一旁碧色衣衫,模样清秀的少年窃笑道。
顾怀远瞥了眼面前不过十一二岁,稚气未脱的少年团子,戒尺重重地往他脑袋上敲了一下,沉声道,“你若不愿听,便滚回云茗轩睡觉去。莫要再此处白白浪费光阴。”
他本就不喜云茗轩那三姐弟,很是不愿他们来族学同众人一起念书的,若不是应了老太太的话,顾望之是如何也进不来这书堂。
顾望之痛的一惊,瞬间便回过神来,只觉得自己脑袋上定是肿了个大包。
“若是脑子笨就该多用些功,开春便是乡试了,我瞧你这模样也不用参加了。”顾怀宇看着他这般软弱无能的模样脸色又沉了半分。
想起昨日先生同他夸赞顾望城少年聪慧,三月后的乡试或可进得三甲,可一提起顾望之却说这孩子勤奋有余,聪慧不足,若硬要参考,能得个末名也是大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