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清淇旧忆情难逝,老友重逢梦亦温

清淇往事 大河之洲 2745 字 1天前

回首往昔,清淇与远大的股份制改革,为这个摇摇欲坠的企业带来了曙光。改革初期,公司引入了先进的德国进口生产设备,这在当时可是行业内的前沿技术,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精度和生产效率。生产流程也进行了全面优化,原本繁琐的多道工序被精简整合,每个环节紧密衔接,以往产品积压在车间的情况再也没有出现过。同时,建立起现代化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每周的部门例会让信息沟通更加顺畅,打破了以往的管理混乱局面。在股权分配上,拿出 15% 的股份分给员工,大家干劲十足,像技术骨干赵师傅,拿到股权后主动加班改进工艺,产品合格率提升了 10%。

工资待遇显着提升,员工们的月收入平均增长了 30%,加班补贴、绩效奖金也按时发放。不少员工用这笔钱购置了彩色电视机、双开门冰箱,还翻新了自家的老房子。公司还组织了多场专业技能培训,从生产技术到管理知识,帮助员工提升职业能力。小李原本只是普通工人,通过培训掌握了先进技术,成为了车间主管,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道路。在大家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下,历经无数次的尝试与探索,清淇终于焕发出新的生机,稳稳地踏上了发展的坦途,实现了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目标。

随着企业的逐步稳定,那些为清淇奉献了大半辈子的老一辈管理技术人员,大多已到退休的年纪。老姜厂长、李总、古老总等都已 70 多岁,古老总、姜老总更是快 80 岁了,就连相对年轻些的薛强也告别了工作岗位。

退休后的他们,生活一下子变得清闲起来。为了增进彼此之间的友情,重拾那些珍贵的回忆,他们决定建一个群。起群名的时候,大家绞尽脑汁,想了好多名字,却总觉得差了点意思。直到薛强提出:“咱们都老了、退了,但咱可不能服老,干脆风趣一点,就叫‘几个老杆子’怎么样?” 没想到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瞬间,群里一片叫好声,大家都觉得这个名字再贴切不过了,在这个群里,他们可以畅所欲言,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

忽一日,薛强在群里发了一条消息:“兄弟们,听说连青云回来了!咱们是不是找个时间聚一聚?” 消息刚发出,群里就热闹了起来,大家纷纷响应。连青云也在群里回复道:“我倒是想起了当年我常去的那家在北门桥下面的新半斋饭店,在那里还能找到不少回忆呢。” 众人听后,一致认可这个提议。不过,新半斋饭店确实还在,但已经搬到大运河文化长廊的美食街了,听闻那里古色古香,美食众多,与新半斋的风格相得益彰,大家想到能在新环境里重温旧时光,都多了几分期待。

清晨的阳光轻柔地洒在大运河文化长廊美食街的新半斋饭店,细碎的光影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面上勾勒出一幅斑驳陆离的画卷。微风轻拂,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往事。这家承载着无数回忆的饭店,今天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 —— 连青云、薛强、肖健和杨宏这几位 “老杆子”。

连青云早早地来到了饭店门口,他双手背在身后,静静地站在那里,目光久久地凝视着那块熟悉的招牌。招牌的颜色已经有些褪色,边角处也有了些许磨损,但在他眼中,这招牌却宛如一件珍贵的宝物,承载着他青春岁月里最美好的回忆。往昔的画面如同走马灯般在他脑海中不断浮现,那些奋斗的日子、那些真挚的友情,都如同昨日之事,历历在目。

不一会儿,薛强迈着略显蹒跚的步伐缓缓走来。他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衬衫,头发稀疏,前额光秃得发亮,两侧的头发也已经变得花白,活脱脱一副 “中间溜冰场,两边铁丝网” 的模样。连青云看到他,脸上立刻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快步迎了上去,伸出双手紧紧握住薛强的手,用力地晃了晃,笑着说道:“老薛,好久不见啊!你这模样可是一点没变,还是那么精神!” 薛强也爽朗地笑了起来,拍了拍连青云的肩膀说:“老连,你也一样啊!岁月不饶人,咱们都老咯!”

紧接着,肖健和杨宏也结伴而来。四人相见,眼中满是惊喜与感慨。他们互相拥抱,轻轻拍打着对方的后背,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好久不见,好久不见啊!” 曾经意气风发的他们,如今都已两鬓斑白,岁月在他们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但那份真挚的情谊却如同陈酿的美酒,愈发醇厚。

走进饭店,点好菜后,酒也被端了上来。服务员小心翼翼地将酒杯一一倒满,醇厚的酒香瞬间弥漫在整个包间。大家纷纷端起酒杯,高高举起,目光交汇,眼神中充满了对彼此的思念和对这次相聚的珍惜。连青云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来,为了我们这难得的相聚,为了我们曾经一起奋斗过的岁月,干杯!” 众人齐声应和,酒杯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酒水在杯中微微荡漾,仿佛也在为他们的重逢而欢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